本期嘉宾: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张嘉教授
骨质疏松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是“悄无声息的骨骼杀手”。虽然骨质疏松与年龄增长关系密切,但其实,骨骼中的钙流失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这意味着,骨质疏松从20岁开始就慢慢跟人们“走向一起”了。人的骨量峰值一般在25-30岁。而有不良的生活习惯者,比如不晒太阳、不运动、饮食中缺少钙摄入等,在年轻时骨量就无法达到峰值,有的只有峰值的70%。进入老年,骨量流失快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为什么会有骨质疏松的出现?
骨质疏松其实是人老化的一个问题,这几年更多的把骨质松症和肌少症联系在一起,考虑就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60岁70岁以后,身体的肌肉含量在减少,如果对老年人评判的话,很可能就是肌少症,所以说人随着年龄增长进入老年以后,骨头里的矿物质含量以及肌肉的含量都在减少,这是一个老化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过于严重,就是骨质疏松。它会容易骨折,需要去控制,去预防。骨质疏松,病因上非常复杂,跟种族是有关系的,比如黑人就相对的要好一点,但是白种人跟黄种人或者拉丁裔人总的发生率会高于黑人。另外基因上也有影响,如果家族里有发生过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那么自己得骨质疏松或者骨疾病的可能性就会高,这是两个比较固定的因素。另外,骨质疏松女性发病率比男性要多一些,如果女性绝经比较早,失去雌激素的保护比较早的话,是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中国人平均的绝经年龄大概50岁左右,如果有的人比如40多岁绝经了,那就有可能会更早的发生骨质疏松症,如果患病,情况也会更严重一些。
同时,女性妊娠哺乳期也会有相关的骨质疏松症(PLO),这是因为在怀孕和哺乳期母亲需要更多的钙质,哺乳会损失很多钙,这个时候如果不给她充分的补充,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症。这样的人一般在怀孕后期,一直到哺乳期的一年半之内,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这些骨折大多数出现在脊柱。这时候这些病人如果给它补足充分的钙质和维生素,治疗起来会比老年要容易一些,但还是要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妊娠期哺乳期的钙流失是可以通过充分的营养补充来解决的。
问
什么样的骨骼是健康的骨骼?
健康的骨骼就是有一个足够坚强的骨头,我们的骨头是由骨细胞和骨基质两个连起来的,骨细胞包括骨细胞、成骨细胞以及破骨细胞,除此之外大量的是我们的骨基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包括一些骨胶原,无机质包括一些我们说的钙。这种无机的成分就组成一个完整的骨头,人的骨头是永远处在新陈代谢里的,所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