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看就懂工笔画笔法及线条
TUhjnbcbe - 2021/7/23 11:54:00
病毒式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627/6359009.html

要画出高质量的线条,做到随心所欲、笔为己用,一定要熟练掌握正确的用笔技巧,这是学习线描最为重要的基本功。用笔即用锋。毛笔笔锋按其运行轨迹可分中锋、側锋、散锋;按其行笔过程可分起笔、行笔、收笔;按照运笔的动作又可分为提笔、顿笔、颤笔、转笔、折笔;按照水分的多少又可分为干笔、润笔、湿笔等,可调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正因为如此,毛笔才有其它笔不可比拟的表现力。

下面对其特点及用法做以介绍:

中锋——笔锋垂直于纸面且始终运行在线条的正中,如“锥画沙”、“折钗骨”,水分集中,线条圆润浑厚,粗细均匀,富有弹性。中锋用笔可谓书画用笔中最为重要、使用最多的一种笔法。篆书,笔笔中锋,多写多练对掌握中锋会大有帮助。较为工致的线描作品亦多采用中锋,中锋用笔适用于所有花头、叶片、技干的描绘。传统的十八描中的游丝描、铁线描、蚯生引描均为中锋用笔。

側锋——笔管側斜,与纸面呈锐角。笔锋偏于线条一边,线条效果不及中锋用笔圆润,而是一边光一边毛。中锋运笔在于“立骨”,侧锋运笔在于“取姿”,其效果劲利、爽健,较中锋运笔多变、轻盈,但亦要力透纸背,不可浮飘。画石头利于表现出其方硬之感。

散锋——将聚集的笔锋捏扁或揉开,使之或整齐或散乱,此方法多飞白,更易体现毛笔特质而且表现力强。适于表现干枯、苍涩之物,如老干、枯枝;也适于描绘蝴蝶翅膀等粉质物;还可画禽鸟羽毛及动物蓬松的皮毛,如批毛法。

起笔——分露锋起笔和藏锋起笔,应根据物象结构、质感区别采用。露锋起笔爽利,易见精神,如画玉兰、荷花等花瓣,还有鸟喙、花骨朵之萼片,可体现其生命力之旺盛;藏锋起笔结实有力,能较好地表现出物体结构,如画竹、草本花卉之茎。

行笔——行笔往往是线条中最长的一部分,也是最富于变化、最能体现物体质感的一部分,匀细、光涩、顿挫、转折、提按均在此体现,切不可忽视。根据笔迹形态可分粗细均匀的,如画草本花卉之茎;渐行渐细的,如画叶子;渐行渐粗的,如画禽鸟之喙;中间粗两端细的,如画细长的叶子和草;顿挫较多的,如画枝千、石头。

收笔——亦分露锋与藏锋。露锋收笔,可体现物体轻盈俏丽之感,易得其动势与风姿。如画枝条末梢、叶片尖部、乌爪、昆虫之腿足。钉头鼠尾描属典型的露锋收笔描法,画叶多用此法。藏锋收笔则含蓄完整。

提笔与顿笔——提笔与顿笔往往是两个相连贯的动作,轻提之后常会有重顿。如为体现木本花卉的枝干粗糙、干裂、有节疤的质感,线条就要多提按、顿挫。忌过分夸张而显突兀造作。

颤笔——颤笔为较多且短小的提笔、顿笔的结合。常用于较轻柔、多褶皱的花瓣边缘线,如芙蓉、牡丹、美人蕉等;被虫子啃食的叶片或叶子枯萎的部分用此法亦生动传神。此法要注意节奏的把握,避免重复雷同。

转笔——线描花卉中最常用的笔法之一。圆润的花瓣、翻卷的叶子都采用此法,宜体现婀娜、妩媚之态。要避免浮滑,须寓刚健于婀娜之中。

折笔——与转笔相对,折笔体现出对象刚劲方峻之性格,而且往往出现在结构的关键之处,增强物体的体积感与分量感。与转笔结合则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画月季花叶及石头最适宜此法。如出现过多,则会显得刻利尖薄。

干笔——干笔是指笔锋中水分较少,并非墨少或墨淡。干笔骨多而肉少,最适宜画苍老的枝干和枯枝,如画深秋的枯荷非此笔莫属。有时为取得某种意境也用干笔画花,反觉韵味倍增。

润笔——笔锋干湿程度适中,干而不燥、湿但不淌,有骨有肉,最常用也最适宜画各种花卉、草木。

湿笔——笔锋中含水量较大,墨色也相对而淡。晩清岭南派大师居廉用水分饱满的笔勾画叶筋以求水润之感。以湿笔在绢和熟纸上作线描则觉清朗润泽,干后也不觉枯涩。此法要注意水分的多少和笔力的控制,如把握不好,则线条臃肿、拖泥带水。

点、染、皴、擦技法的使用

以线描为主要技法表现对象时,还辅以点、染、皴、擦等技法的运用。

点虽不大,却最具凝聚力,最见精神,常起到点睛作用。主要为点花心、点苔和蜂、蝶、鸟、虫的眼。此法秃笔效果更佳,更易取得浑厚凝重感。墨色以焦、浓为主,间以清淡;形状可大可小、或方、或圆、或尖;用笔干、湿、藏、露皆宜,应根据对象特征灵活运用。如点鸟之幢孔,宜用焦墨圆笔,点石之苔宜干湿藏露并用,使其丰富多变。

染则处于次要地位,通常是为加强画面氛围,如在花的周围进行烘染;增加结构体积,如花瓣较多的花头,适当的分染而不必很具体;加强画面分量和黑白对比,如染叶以衬托花等。

皴擦主要用于木本植物的枝干和石头、坡地。皴和擦虽没有太明确的界限,但也有一定的区别,皴更有规律和程式,用笔也更坚实;而擦则较随意、灵活,用笔也相对松活。其作用有二:一是体现结构,如凹凸转折;二是表现质感,如方硬、虚松或湿润、干枯;此处要借鉴山水画之树、石皴法,其笔法、墨法亦灵活多变。如画石头常用的披麻皴,以兼毫、干笔为上,而斧劈皴则适宜狼毫側锋用笔。有时为体现鸟毛的蓬松感,常在丝毛之后以淡墨干笔轻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看就懂工笔画笔法及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