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针刀治疗
TUhjnbcbe - 2021/5/9 0:03:00
白癜风如何复色 http://m.39.net/pf/a_6185659.html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病,并且是引起老年人活动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也随之升高,针刀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各人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认识有所不同,在采用针刀治疗方面也不尽相同,故以下所介绍的方法仅作为参考。

膝骨关节炎主要是诊断明确诊断和判定治疗部位方法如下

一、诊疗步骤:

1.问:询问病史2.查:做膝关节的屈伸功能检查3.触:触摸膝周痛点及结节条索4.读:分析膝关节X线或MRI片等5.定:确定疼痛定位及疼痛属性

6.松:采用针刀对膝筋结或高应力点进行松解

二、针刀治疗点的判定

1.通过体检(痛点及结节条索、屈/伸功能、髌骨活动范围及活动度、麦氏试验)及影像学资料进行高应力点判定,主要三大部分:肌键、韧带、关节囊。2.膝周痛点及结节条索多为高应力点:(1)主被动均屈曲受限,屈膝90”,高应力点多为髌前韧带止点、髌骨上下极、前部关节囊;(2)完全伸膝受限,高应力点多为髌前翼状皱璧及膝后肌肉起止点;(3)过屈受限并诱发后部膝痛,高应力点多为膝后肌肉(月国绳肌、半键肌和半膜肌)起或止点;(4)麦氏试验及膝关节MRI多可判定膝关节半月板退变或损伤位置,其损伤侧多为高应力点所在部位;(5)髌骨活动范围减小方向的对侧多为高应力点所在部位;(6)X片显示膝内翻或明显内侧关节间隙变窄者:胫侧髌骨斜束韧带起点、胫侧副韧带起止点及副韧带下滑囊近半月板侧为高应力点,反之则腓侧副韧带起止点及韧带下滑囊及近半月板侧为高应力点。

三针刀治疗方法

1.髌前松解:松解髌前韧带止点及髌下囊,进行纵向剥离。松解髌下脂肪垫,从两侧膝眼处斜向45度进针,有柔韧感时进行通透剥离,然后将针刀退至髌尖两侧,直达髌下翼状皱璧,将刀口线垂直于翼状皱璧内侧切割1一2刀。如髌骨上下活动度明显变小,可将针刀改为治髌尖下骨面内侧缘横向松解髌骨滑膜皱璧附着点,横向切割2一3刀,使其张力减低。

2.髌骨上下左右活动度均小,可选择髌骨斜束支持带附着点沿髌骨面垂直刺人。3.病程过久,髌骨下极可形成血管拌,将针具沿髌下极左右两侧斜束支持带和髌韧带夹角部沿骸尖平行进针,切割已增生变性的血管拌,突破柔韧部分。术后可能有少量疲血,需要压迫1一2分钟。当此处增生的小血管神经束被切割破坏后,疼痛可消失。4.伸膝位,选择性松解股胫关节变窄部位的侧副韧带起止点或骼胫束止点,针具达骨面后纵向剥离2一3刀。5.如有夜间静息痛,为骨内高压所致,可予骨内减压:严格消毒下,用专利锥刀于胫骨结节上Icm垂直刺人,直达胫骨平台部松质骨,给于减压。

6.膝后松解:膝后胫侧的半腱肌、半膜肌、腘肌、腓肠肌止点,腓侧的拓肌,腓肠肌外侧头,股二头肌止点。方法是沿肌纤维方向平行进针,达骨面后剥离2一3下,不要横向切割。

7.关节囊松解:病变关节囊由于长期高应力状态,使囊壁变性、变厚、挛缩、粘连,其囊壁与相关肌腿、筋膜密切相连,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关节的拉应力,同时,囊内压处高张力状态,加上囊内液体增多,协同致炎因子相互作用,引起严重疼痛等症状。主要有以下几处:(1)髌上囊,,附于股骨髌面上方浅窝边缘及股四头肌深面;(2)髌前皮下囊,位于髌骨前方深层皮下组织内,在髌骨下半和髌韧带上半皮肤之间,股四头肌前方:(3)髌下皮下囊:在胫骨粗隆下半与胫骨之间;(4)髌下深囊:位于骸韧带深面与胫骨之间;(5)膝外侧滑液囊:包括股二头肌下囊,腓肠肌外侧头健下囊,腘肌下稳窝囊,腓侧副韧带与腘肌腔之间滑液囊;(6)膝内侧滑液囊,如鹅足囊,半膜肌囊,腓肠内侧头健下囊;以上关节囊的松解方法主要采取透通切割,必要时作十字切开2一3刀,使囊内压减

以上方法根据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逐步开展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地点: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针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