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认识一下隐形的杀手——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经常是无声无息的。在疾病早期,虽然骨量在持续丢失,人们却毫无察觉,完全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直到发生骨折。即便是出现了腰背酸痛等症状,很多人往往会认为这是平时工作累的或者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现象而不加以重视,于是人体内的骨量丢失越来越多。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①骨量丢失12%以下为正常;
②丢失13%~24%为骨量减少;
③丢失25%以上为骨质疏松症;
④丢失25%以上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
⑤丢失37%以上无骨折,也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临床上,医生骨质疏松的具体诊断思路:首先是根据症状(主要是疼痛,其次是身高变矮、驼背、骨折及呼吸系统障碍等),再次,经过对患者进行拍摄X片(X线、骨矿密度检测及磁共振等),以及化验等辅助检查,即可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并最终诊断和评估是原发性骨质疏松还是伴发其他疾病的继发性骨质疏松。
为什么说腰背疼的“罪魁祸首”是骨质疏松?
根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67%的骨质疏松患者出现腰背疼痛。
(1)正常人出现腰背痛
脊柱位于人体的躯干中心,是之称身体重力的重要支柱,是由上向下和由下向上传递力量的传导枢纽,也是各种力量的平衡中心。脊柱产生腰背部的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是日常生活中运动最大部位之一。其中,运动最多的是前屈和后伸活动。因此,腰背部的肌肉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就容易产生酸痛等症状,这是因为疲劳的肌肉收缩时血流量相应减少,新陈代谢作用下降,软组织中乳酸堆积,不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代谢分解,导致肌肉等软组织出现酸痛。
(2)骨质疏松加重腰背痛
骨质疏松引起腰背部肌肉痛:由于骨质疏松发生骨量减少,尤其是骨松质骨量减少的部位多位于腰椎等处,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脊柱承重能力逐渐下降,使得腰背部肌肉等软组织不能休息,长期处于收缩状态。随着这一改变,腰背部周围肌肉等软组织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产生疼痛。同时,由于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发生血钙低现象,这可在血流量减少的基础上进一步造成肌肉等软组织疼痛、抽搐等症状。
骨质疏松导致腰背部骨痛:除了肌肉等软组织疼痛症状之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可以因为骨转换过快,骨破坏吸收增加导致骨量丢失及骨膜下皮质骨破坏等原因引起骨痛。骨痛症状可能是全身性的,但因腰椎椎体骨松质丰富,所以上述因素更容易在腰背部导致疼痛症状。另一个造成腰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这一疼痛的特点就是疼痛有后备放射至体侧。反复的脊柱椎体骨折柯因椎体压缩导致慢性腰背痛,同时导致脊柱曲度和身高变矮。
所以,当你已经察觉自己经常性的腰背酸痛,千万不要以为是正常现象,尤其是中老年人,医院进行相关的骨密度检查,来及时防治疾病的发生。
最后,教你如何分辨骨质疏松性疼痛和平时腰部肌肉痛:
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主要表现是胸、腰椎骨骼本身引起的额疼痛。这种疼痛一般局限在胸腰背突起的较硬的脊柱棘突部位,局部按压会有明显的压痛感;叩击它们,有叩击痛。而腰部肌肉疼痛多由腰扭伤、腰肌劳损引起,疼痛位置比较浅,在脊柱旁肌肉部位有压痛感,两者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长期手脚冰凉,身体到底怎么了?听听医生怎么说有研究证实桑叶能辅助降血糖,为什么医生不推荐你吃呢?口干、口苦、口臭?试试这5种食疗方法,营养美味,还能去口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