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ffa骨折由来
年,Busch在尸解中发现并首次报道了股骨外侧髁后半部分的冠状面骨折;
年,Hoffa在其著作引用了Busch的绘图,但没有注明出处;
年,Letenneur分型,并将股骨外侧髁后半部分冠状面骨折命名为Hoffa骨折。
目前通常将股骨内侧、外侧或内外侧髁后半部分的冠状面骨折成为Hoffa骨折,命名为为Busch-Hoffa骨折更符合历史。
发病特点:
?发生率低(占股骨骨折的0.65%);
?多数是高能量损伤所致;膝关节在屈曲状态下受到前后方向的直接暴力而致;
?常伴有股骨髁间或髁上骨折(38.1%);
?股骨外髁Hoffa骨折的发生率高于股骨内髁;(外侧髁占78%-85%);股骨远端外翻特点;
?容易漏诊(平片诊断漏诊率高达31%)。
平片怀疑股骨髁骨折,需要进一步CT检查。
矢状位CT扫描示向近侧、后侧移位是诊断“金标准”
分型:
Letenneur分型分为三型:I型累积整个后髁并平行股骨后侧皮质的垂直骨折;II型骨折线与股骨后髁基底平行,又分为a、b、c三个亚型;III型股骨后髁斜型骨折。
LetenneurI型和III型骨折有部分软组织附着;II型骨折则通常无任何软组织附着;该分型预判发生缺血性坏死的风险。
Hoffa骨折按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为B3型。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胫骨结节牵引或石膏固定)。
文献报道保守治疗后关节功能较差。
Lewis等报道了7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3例在就诊时骨折未移位并因此采用了非手术治疗者最终发生移位。
手术:
建议对此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并早期功能锻炼。
治疗选择:
?Hoffa骨折到底选择何种螺钉进行固定,文献推荐的固定方式并不统一:
?1.Benirschke等人()建议使用3.5mm皮质骨螺钉固定;
?2.Liebergall()等人建议用直径6.5mm的松质骨螺钉;
?3.Becker等人()用3.5mm、4.5mm的皮钉与6.5mm松钉比较研究发现,这三种钉的固定强度没有显著差异。
?4.Mize等人()认为克氏针及可吸收钉的强度不够,建议用4.0mm松质骨螺钉或其它相似螺钉;
?5.Westmoreland()研究发现小直径螺钉(3.5mm)的抗拔出力量与大直径螺钉相当。
?6.JaritGJ()建议关节内骨折用小直径(3.5mm)的皮钉代替大直径的松钉。
螺钉方向Hoffa骨折最经典的固定方式是拉力螺钉由前向后(AP)固定,因为入路、显露及固定容易;同时,可从髁上非关节面入钉,避免了关节软骨损伤;
从后向前(PA)植入拉力螺钉对骨折固定的强度和稳定性显著高于由前向后(AP)置入的螺钉。
文献报道前向后(AP)置入的螺钉对于治疗Letenneur分型I型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由于Hoffa骨折存在较大垂直剪力,单纯螺钉固定失败病例报道较多;因此临床引入了Buttress(支持)钢板理念。
文献报道应用支持钢板结合空心螺钉治疗Hoffa骨折相较于单纯螺钉固定,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下地负重时间均有明显的提升。
Buttress固定方式:
?单纯后方Buttress钢板固定
?侧方支持/中和钢板+空心螺钉或无头加压螺钉
?后方Buttress钢板+空心螺钉或无头加压螺钉
?后方+侧方双钢板+空心螺钉或无头加压螺钉
病例一:应用侧方支持/中和钢板+空心螺钉固定方式.
病例二:应用侧方支持+空心螺钉固定方式
病例三:应用后方Buttress钢板+空心螺钉
病例四:双髁骨折,应用侧方+后方Buttress钢板+空心螺钉
病例五: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