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疾病,尤其是夜间更加严重。夜间痛也叫静息痛,令人夜不能寐。早上下床,脚一触地,那种钻心的疼痛瞬间从足底传来,令人忍不住的战栗,停下脚步,缓上一缓,疼痛才略微减轻,你不得不脚尖触地的前行,来减少足跟的压力。当你走上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足跟痛也就慢慢消失。这就是典型的跟痛症的症状。
跟痛症在临床上有多种解释。医院一般给的诊断多数是根骨刺,因为在拍摄X光片的时候,患者都可以看到一个尖尖的骨刺状物体横在足跟骨上,也就最容易接受这个诊断。而权威专家给出的建议多是回家休息,静养,吃一些骨刺平类的消除骨刺的药加镇痛药,或者垫一个中空的鞋垫。但大多数的患者按照根骨刺反复治疗也未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于是就想着手术把骨刺拔除。
其实,跟痛症与根骨刺根本不是一个病。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跟骨痛呢?
正常的跟骨主要是由海绵样骨松质组成,骨髓腔里面的空洞很大。由于跟骨位于身体的最低处,只要站立,整个身体的重量就压在足跟上。这样就使得足跟内的压力也很大,动脉血容易进入,但静脉血就回流困难了。因为只有动静脉血液的平衡,骨内的压力才是恒定的,年轻人因为弹性活力大,代偿的也快,所以很少出现不平衡现象。而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下的脂肪垫的胶原纤维发生变性。由于长期受压或急性挫伤等原因,比如下肢承受全身的重量,剧烈运动或者长久的站立,都直接或间接的冲击跟骨,也会使血管受压,受压过久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代谢物质堆积,引起血管痉挛,更加加重骨内压力。同时冲击也可以引起纤维破裂,造成微出血,脂肪就可以从破裂处溢出,造成跟骨的软组织环境改变,跟骨内的血液循环也随之发生改变,静脉回流受阻,跟骨内压增高,这就是导致跟骨痛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由于外伤,炎症,压迫,累积性损伤等造成跟骨血管痉挛,阻塞等原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骨内压力增高,进而引起骨内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骨质坏死,代偿性增生等病理改变。
找到原因,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只要我们能及时的解除足跟压迫或者减少损伤,使足跟得到及时修复,血液循环恢复正常,那么症状就会很快消除。当然如果长久这样,就会造成骨质永久性破坏,则骨内压力继续增高,引起骨髓内的组织水肿,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候跟痛症已经形成,反反复复很难治愈。
病因找到了,解决病因的原理也找到了,那么我们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跟痛症的压力及循环呢?
1.休息,绝对卧床休息半个月,同时做下肢抬高锻炼,以利于静脉回流。轻症可自我缓解。
2.足跟悬空法,买一双厚鞋垫,足跟部挖空,目的是在你站立时痛点不接触地面,来缓解足跟压力。不要长久站立和走动,跟痛症也能得到缓解。
3.跟骨内减压术治疗。可以选用骨穿针或者Ⅱ型针刀及宫氏针治疗。在跟骨内外侧定3-5个点,严格消毒后,局麻,用针具做骨皮质透穿,放出骨髓液20毫升左右,敷料包扎,24小时后就可以走动。
大家看到第三种治疗肯定产生莫名的恐惧,其实在局麻下,皮下及骨膜都会麻醉,只是有一个打局麻针的疼痛,就能治好你的跟痛顽疾。
欢迎大家及同行私下交流。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