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松醪酒
一、中山松醪酒的历史渊源及知名度
定州,古代称之为国,其前身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的鲜虞部落。鲜虞人在中人城(今河北省唐县西粟山)建国。因中人城中有山,故名“中山”,即所谓鲜虞中山。公元前年,中山武公向东南部平原迁徙,在顾(今定州市)这个地方建立国都,仍沿用中山国名称。定州为中山国古都,中山成为定州的代名词。
定州酿酒技术有悠久历史,据《定州市志》和《定州简史》记载,可上溯到仰韶文化时期。战国时期,酿酒业发展较快,以定州为中心的中山国就有极高的酿酒水平。汉代,定州的酿酒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中山冬酿”颇负盛名,魏晋时期有“醇酎中山,沉湎千里”之称。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中山王墓葬中发现两壶古酒,经专家坚定属于类似黄酒但非黄酒的酿造酒,正是史料中记载的当时各诸侯王垂怜“千日醉-古松醪酒”,又在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酒器中的残留物发现有同此酒成分相同物质,说明当时中山贵族对松醪酒的喜爱及松醪酒的地位。到了唐代“松醪”酒已形成传统,自称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大诗人刘禹锡、李商隐、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