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结核常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比较缓慢,常有扭伤史,主要表现为踝部肿胀,疼痛和跛行,单纯骨结核初起疼痛不明显,休息则轻,劳累则重,转变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剧烈,本病晚期,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
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
踝关节结核常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一、发病比较缓慢,常有扭伤史。主要表现为踝部肿胀,疼痛和跛行。
二、单纯骨结核初起疼痛不明显,休息则轻,劳累则重,转变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剧烈,本病晚期,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
三、检查时单纯骨结核肿胀常限于骨病灶附近,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肿胀可见于踝关节周围。
四、踝关节功能受限,主要表现在背伸跖屈方面。
五、如累及距跟关节,则内、外翻运动减少或消失。跛行与疼痛、畸形程度成正比。疼痛和畸形严重、跛行就显著;有时须扶拐行走。
踝关节结核的发病机制
1.骨结核按骨的致密程度可分为松质骨(或称海绵骨)和密质骨(或称皮质骨)松质骨结核可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两种。
2.滑膜结核滑膜分布于关节,腱鞘和滑囊的内面,滑膜感染结核后肿胀充血,炎性细胞浸润,渗液增加,晚期滑膜增厚。
3.全关节结核关节主要由骨端松质骨,关节面软骨和滑膜所构成。
在病的活动期,血沉多增快,白细胞正常或稍多,常有轻度贫血,脓液培养在未经治疗者,结核菌阳性率为70%左右,滑液培养阳性率为40%左右,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随方法的改进已明显提高,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有很大帮助,病理检查常发现典型病变。
踝关节结核如何检查?
在病的活动期,血沉多增快,白细胞正常或稍多,常有轻度贫血,脓液培养在未经治疗者,结核菌阳性率为70%左右,滑液培养阳性率为40%左右,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随方法的改进已明显提高,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有很大帮助,病理检查常发现典型病变。
1.X线检查
单纯性滑膜结核在X线片上表现为骨质疏松与软组织肿胀阴影,单纯性骨结核则表现为囊性溶骨性改变或毛玻璃样改变,其间死骨并不多见,发展至全关节结核时则表现为进行性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对称,并可看到边缘性骨破坏,随着病变发展,骨破坏加剧,软骨下骨皮质消失,至后期,踝关节毁损明显,但极少发生骨性强直,除非有继发感染存在,一般不会出现骨硬化表现。
2.CT检查
在单纯性滑膜结核可以看到关节腔内积液,积液大都在踝关节的前方与后方跟腱的两侧;单纯性骨结核可以在相应部位有溶骨性改变,死骨形成及病灶附近的寒性脓肿。
3.MRI检查
可早期发现病变,表现为骨松质炎性浸润异常阴影,通常在关节的两侧骨端均有相似的变化。
踝关节结核的并发症
长期可导致骨关节纤维性和骨性强直:各种关节创伤如果处理不当,固定时间过长,可引起关节的粘连,甚至纤维强直,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甚至造成残疾,因此膝关节强直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下肢长期固定,未能及时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关节内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组织水肿,渗出增多。关节腔内出血难以吸收,逐渐纤维化,瘢痕形成引起关节内粘连。
踝关节结核如何治疗?
1.单纯滑膜结核
除总的治疗原则外,可自关节前方胫前肌和长伸肌腱之间做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
滑膜切除术也是常用的方法。切口可在踝关节外侧,围绕外踝做弧形切口,以便同时切除关节前方和后方的滑膜组织,并能对整个踝关节的软骨面及其边缘骨板进行探查,防止遗漏小的隐匿病灶。术后用小腿石膏托固定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
2.单纯骨结核
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选用合适的手术切口,显露病灶并清除,注意勿进入病变尚未侵犯的关节内。病灶清除后,如骨洞过大,可取自体髂骨植入。
3.早期全关节结核
及时做病灶清除,保留关节的功能,显露关节后,先切除水肿肥厚的滑膜,再刮除所有隐匿的骨病灶。应彻底刮除软骨关节面边缘的肉芽和被破坏的软骨面。术后处理同滑膜切除术。
4.晚期全关节结核
多需做病灶清除,对15岁以上的病人同时做踝关节融合,将踝关节融合于90°~95°位。
手术方法如下:
(1)腓骨固定法:采用腓骨下端直切口,远端向前转弯。于外踝上6~8cm、处截断腓骨,将远段骨的前面胫腓之间切开,保留其外侧及后侧软组织,并将此段骨向后翻开,将其内侧面凿成粗糙面,待病灶清除和残留软骨面切除后,将胫骨下端和距骨体外侧凿成粗糙面。
(2)胫骨片滑动植骨法:经踝前方途径显露出踝关节,将足尽量跖屈,显出整个胫骨下端和距骨体的关节面。病灶清除后,切除残余软骨面。
(3)加压融合法:取外侧或前侧途径手术。清除病灶,切除残余的软骨面,骨粗糙面对合后在胫骨下端和跟骨穿骨圆针,安放关节加压器,进行加压融合。
踝关节结核的预后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较少,踝部脓肿极易穿破皮肤,形成窦道,长期发生混合感染,窦道可以多发,以前侧和外侧最多。晚期可见足下垂和内翻畸形。
1.控制传染源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克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可获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痨工作的中心环节。
2.切断传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
3.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因而隔数年后对结素试验转阴者还需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