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要点,你都掌握了吗
TUhjnbcbe - 2020/12/2 9:31:00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7745188.html

来源:医学界诊断与介入频道

作者:云梦之歌

授权转载

骨样骨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良性骨肿瘤,由成骨性结缔组织及其形成的骨样组织所构成,故称为骨样骨瘤。可发生于骨骼的任何部位。70%~80%发生在长骨,常发生在股骨颈、肱骨的骨干及干骺端。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以夜间很多为甚,性质多为钝痛或刺痛,初为间歇性疼痛,后逐渐加重。下肢骨样骨瘤可引起畸形,肿瘤部位疼痛由轻而重,多为持续性,无放射性,服止痛药可缓解疼痛,运动后或服用酒精类饮料可使疼痛加剧。

病理表现

病理上确诊骨样骨瘤,必须找到瘤巢,一般呈色深红或呈黄白色,多由新生骨样组织构成,骨样组织纤细,呈放射状排列,可有钙化,以编织骨为主的,钙化明显。瘤巢一般在1cm左右,也有大至2cm~3cm,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内有钙化或骨化,典型病例在横断位上呈“牛眼征”,也称为核岛。

根据骨样骨瘤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即初期、中期和成熟期。初期以成骨性纤维组织及骨母细胞为主,骨质形成较少;中期则形成骨样组织较多;成熟期成分以编织骨主要。这三期代表了骨样骨瘤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阶段不同,病理变化不同。

临床分型

根据瘤巢的部位及周围骨质硬化情况将其分为四型:

1.皮质型:瘤巢靠近骨皮质内面,周围骨硬化明显,瘤巢可在骨硬化中心或偏于边缘。

2.中心型:瘤巢位于髓腔,较大,骨内膜明显硬化,骨皮质和骨外膜改变不明显。

3.松质骨型:瘤巢位于骨端或不规则骨,周围硬化不明显,可仅有骨硬化边。

4.骨膜型:瘤巢位于骨膜下、内或外侧,临近骨质可轻度硬化或膨胀性改变。

影像表现

X线下表现为长骨骨干骨皮质增厚呈梭形庞大,其内直径可见<1cm的圆形或内圆形小透亮区阴影,呈巢穴状称为核岛。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灶,及被增生硬化的环形高密度骨质反应骨包绕。MR显示病灶区域局部骨皮质增厚,病灶内见小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现状等高或低信号信号,周围伴随晕状稍高信号,边缘一般较清晰。

病例分享

王某,男,17岁,右小腿上段歇性疼痛半年,夜间及休息时加重,口服止痛药缓解,一周前疼痛加重,口服止痛药疼痛不缓解。

1.患者CT图像如下:

(1)横断位

图1

横断位示右侧胫骨上段见类圆形低密度小透亮区,呈巢穴状改变,内部可见点状钙化灶,周围骨质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硬化。病灶未见于骨髓腔相连,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2)冠状位图像

图2

冠状位显示胫骨上段骨干骨皮质增厚,且呈梭形膨大,其内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内部可见钙化灶,周围骨质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硬化。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2.患者MR图像如下:

(1)T1WI图像

图3

右侧颈骨中上段前缘,局部骨皮质增厚,内可见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

(2)PDWI压脂矢状位图像

图4

PDWI压脂矢状位图像压脂呈稍高信号

(3)PDWI压脂横断位图像

图5

PDWI压脂横断位图像,周围晕状稍高信号,边缘尚清晰,压脂呈稍高信号。病灶未见于骨髓腔相连。

经验有限,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吴春明,李洪敬,毕伟,骨样骨瘤的病理机制与诊断治疗(附13例报告).医师进修杂志.年10月第24卷第10期.

2.王玉凯,骨肿瘤X线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李勇,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分析实用医技杂志,年5月第13卷第9期.

考试已进入倒计时

如果你备考的“糊里糊涂”,

这里可以带你梳理考点,建立体系;

如果你备考进度一如既往,这里可以带你重点突破,巩固强化。

考试题目更加精准

核心考点一网打尽

易错考点全不放过

卫生资格考试用书易哈佛电子题库(卫生资格)

放射医学技术师

放射医学技术士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

易哈佛电子题库(上岗证)

?长按对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要点,你都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