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影像技术张春红
一、骨岛01
定义
骨岛又称内生性骨疣、骨局部硬化中的钙化岛,是存在于松质骨内的局灶性成熟致密骨。骨岛的形成很可能反映了软骨化骨过程中曾出现的发育异常或局部组织错位;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骨岛是骨组织退行性变的结果。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一般不产生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多见于骨盆、股骨等长管骨,也可发生在腕骨、跗骨和肋骨等骨组织中。
02
影像表现
①X线表现:骨岛在X线平片表现为松质骨内一个或多个均匀致密的硬化区,呈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长轴与邻近骨皮质平行;多数骨岛大小约1-20mm,大于20mm者成为巨大骨岛;其特征性X线表现是周边有许多放射状骨刺与邻近骨小梁同向而行并逐渐融合,形成骨岛特有的羽毛状或毛刷状边缘。
②CT表现:同X线,CT显示毛刷样边缘更直观。
③MRI表现:骨岛在T1WI和T2WI序列表现为与骨皮质一致的低信号,边缘光滑,信号均匀,脂肪抑制T2WI序列上,骨岛周边的松质骨内无异常高信号,以及增强后骨岛也没用强化,即所有序列上都表现为低信号。
④核素骨显像:通常为正常,即无摄取;巨大或有代谢活性的骨岛可以有少量摄取。
03
鉴别诊断
①硬化性转移瘤:不具有针状放射边缘,PSA>10ng/mL;
②低度恶性骨肉瘤:通常较骨岛大;
③肢骨纹状肥大(骨蜡油样病):皮质骨增厚并具有按生骨节分布的“蜡油滴落样”表现,常起自皮质表面;
④脆性骨硬化:多发骨岛,常位于骨盆或肩胛带;
⑤条纹状骨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长骨或骨盆的线状或扇形硬化区域;
⑥骨样骨瘤:通常位于皮质内。
二、肝岛01
定义
肝岛是指在弥漫性脂肪肝背景下残留的正常肝脏组织区域,边缘清晰,形态不一,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通常位于胆囊窝、叶间裂附近或肝被摸下,以左叶的内侧段(S4)多见,可能与局部有胆囊动脉分支供应邻近肝组织使其相对血供丰富有关。
02
影像表现
CT表现:在脂肪肝背景下呈相对高密度,边缘清晰,CT值在正常范围内。根据其分布部位、病灶较薄、无占位效应,可见血管进入其内,可作诊断;尤其在CT增强扫描,肝岛表现出正常肝实质的强化特征,更易诊断,并可与肝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MRI表现:在同反相位上对肝岛的诊断优于超声和CT,一般在同相位图像上肝实质呈比较均匀的信号、反相位图像则显示肝岛区域的信号明显地高于周围有脂肪肝的肝实质,形成良好对比,但在脂肪抑制的T2WI和增强扫描时肝岛的信号与周围肝实质基本一致,这一点明显不同于肝内的占位病变,可与肝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开。
03
诊断要点
①脂肪肝背景
②在MR同反相位上反相位信号增高
③信号均匀
④血管穿行
(备注: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总结:
骨岛为正常骨松质内存在的异常致密骨
肝岛为异常脂肪肝中存在的正常肝组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