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分类
成人有块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部分,前二者统称为中轴骨。
按形态,骨可分为4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
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空腔称髓腔,容纳骨髓。体表面有1-2个血管出入的孔,称滋养孔。两端膨大称骺,有一光滑的关节面,与相邻关节面构成关节。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可以使骨不断加长。18岁以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线。
短骨短骨,泛指体内细小的骨骼,如腕骨、跗骨等。一般呈立方形,除表层为密质骨外,内部全部为松质骨,能承重负压,起支持作用。短骨多在承受压力较大而运动又较复杂的部位集群存在,彼此稳固连接。如跗骨和腕骨等。此种多细小轻硬(有细如豆粒者),有微小运动之作用。
扁骨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颅盖骨,肋骨等。由坚硬的内板、外板及板障构成。
不规则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功能多样,如某些颅骨和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部有含气的空隙,称为骨窦,如上颌窦等,发音时起共鸣作用,并能减轻骨的重量,这些骨统称为含气骨。多分布于身体中轴部,如上颌骨、筛骨等。
复合骨与籽骨
骨根据发生可分为膜化骨和软骨化骨。有的骨由膜化骨和软骨化骨组成,这种骨则称为复合骨,如枕骨。
发生在某些肌腱内的扁圆形小骨称籽骨,如髌骨和第一跖骨头下方的籽骨。
NEWSTAR
健康新起点
审核:栾斯涵姚施羽
撰稿:刘月宁张爽
图片: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