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甩掉拜拜肉,2周瘦掉小肚子,1个月练出大长腿...
网上有一百万种方法告诉你:只要做某个动作,坚持一段时间,这个部位就能瘦下去。
结果发现,有时候对别人有效的,对你无效。对你有效,对别人却无效。不过大多数情况是——对所有人都无效......然后怪自己是因为动作不到位导致的......
这就让人蒙圈了?!
难道没有一个方法是统一让所有人都有效的方法吗?
答案是:有啊,抽脂!医院找腾主任,想抽哪里抽哪里,今天抽两管儿,明天就上班儿!
本文完。
哈哈,不开玩笑了。
抽脂虽然能实现局部减肥,但是要做手术,要花很多钱,更重要的是,有危险。
有人问了,网上到处都是抽脂成功的案例分享,说明这方法有效啊?
我只能说,不要轻易被这种幸存者偏差效应所迷惑。你所看到的,往往是商家希望你看到的。
我承认,靠抽脂实现局部减肥的人很多,但是抽脂失败导致比以前更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只不过没有分享出来,你看不到而已。健康减肥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那么为什么同样的局部减肥法,对有些人有效,对有些人无效呢?
想说清楚这件事,不太容易,但是我还是尝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聊一聊。
首先,除了一些全身上下都胖的人确实需要整体减肥外,大部分人其实只是想瘦某一个部位而已。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人体存在着可见的体型差异,有的人长这样,有的人长那样,大部分可以归类到以下几种类型:
上图从左往右依次为:三角形、倒三角形、矩形、沙漏形、菱形、苹果型(圆形)、鸭梨型(8字形)。
比如,如果你的脂肪大部分囤积在胸和肚子上,那就属于苹果型。如果都囤积在腰腹以下,臀部和大腿上,就属于鸭梨型。以此类推。
影响一个人体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骨骼、肌肉、脂肪。
骨骼太硬了,想通过饮食和运动改变它的形状和大小,几乎不可能,除非去削骨。
肌肉和脂肪都是软软的,改变形状和大小相比骨骼容易一些。健身业好,饮食也罢,主要都是在这两个因素上做文章,很好理解。
局部减肥,说白了就是人们对自己的现有体型不满意,与心目中的完美体型(比如蜜蜂腰、南瓜臀、天鹅臂、天鹅颈、蝴蝶骨、维密腿)存在差距。因此,想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雕刻一般的改造——这里突了,削下去,那里瘪了,填充点。
犹如橡皮泥捏小泥人一样,这里粗了,揪点儿泥巴下去,那里细了,粘点儿泥巴上去。
这就是市面上有大量局部减肥法持续出现,而且有生存空间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本质上符合人的这种对身材局部雕刻的思维逻辑。
我理解,大家所追求的局部减肥,本质上是让局部肢体看起来:围度更小、厚度更薄、捏起来紧致而非松垮。换句话说,无论哪种方法,只要能实现这3个效果,就算达到目的。
那么与其说大家要的是“局部减肥”,不如说要的是“局部变细变薄变紧致”!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模拟手臂横截面的示意图:
假如你现在想练天鹅臂,甩掉烦人的拜拜肉。
左图中的浅粉色区域就是拜拜肉脂肪,它的特点是肌肉含量少,皮下脂肪肥厚,捏起来松垮垮的。
而我们的目标是右边的胳膊,肌肉含量高,皮下脂肪纤薄,由于肌肉含量高的缘故,捏起来很紧致,但是总体看上去,右边比左边的胳膊更纤细更漂亮:
如果看懂这张图,解决方案就显而易见了:
想要看起来更瘦更紧致?——减少脂肪占比,同时增加肌肉占比。
有人问,难道脂肪和肌肉同时减少不可以吗,为何还要增加肌肉?
当然可以,但是那个过程会比较复杂,不容易控制,不适合初学者。
另外,肌肉除了会让你更有力量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增加基础代谢率!
换句话说,你身体的肌肉比例越高,就算不怎么运动,身体也会消耗更多能量,进而促进脂肪的减少,整个人都不容易胖起来。
所以,减少脂肪不仅仅靠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更加肌肉会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哦。
局部增肌?OK!
肌肉可以局部变大或变小。
针对性地训练某块肌肉,它就会变得更强壮,反之,总是不练就会萎缩。想练翘臀,多练深蹲,就是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很多女生特别担心自己练成金刚芭比。我们心目中的身材目标是下面这样:
而不是下面这样:
说实话,女生想要练成金刚芭比太难了。
一方面,女生的睾酮素水平远低于男性,而雌性激素水平远高于男性,所以不容易像男生那样变成肌肉块。
另一方面,想要增大肌肉的尺寸,训练时就要采用少次数,多组数的方式,而想要保持肌肉尺寸,甚至适度减少肌肉尺寸,就要采用多次数,少组数的方式。
比如用哑铃练手臂,“2斤哑铃,每组20个,做3组”比5斤哑铃,每组8个,做3组,更不容易让胳膊变粗。
在体育竞技比赛里,少次数多组数的训练方式,特别适合短跑运动员,因为他们需要更强大的爆发力,所以肌肉会变得很壮。而“多次数少组数”的训练方式,特别适合长跑运动员,因为他们需要更强大的肌肉耐力,所以肌肉会看起来纤细很多。
当然,我们对肌肉塑形的时候,不能忘了减少脂肪,否则肢体的围度不减反增,从小号肥熊变成大号肥熊了,更加壮硕魁梧,成为每个女生的噩梦:
结论:
想要局部减肥,不不不,是想要“局部更紧致”的话,从肌肉的因素来看,完全没问题!练那里,紧哪里!
局部减脂?NO!
至少从目前的科学实验来看,剥离了与利益相关的因素之后,证明局部减脂是不存在的。这里的局部减脂,准确地说是,只独立地减掉某一个指定部位的脂肪,而对其他部位的脂肪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是这么定义的话,局部减脂确实是不存在的!
脂肪供能分解的时候,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同时调节和控制的,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能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
打个形象的比喻。
给你一个抽水机,你能不能只抽干净浴缸中某一个指定角落的水,而其他位置的水保持不变呢?
肯定不行,虽然抽水管附近的水可能大概率先被抽走,但是水池中的水一定是整体减少的。
脂肪只能够全身同时减少,或者全身同时增加。只不过,有些部位更容易减少脂肪,有些部位不太容易减掉脂肪。这就形成了文章开头所说的不同体型问题。
下面进入硬核环节,
我准备不说人话了!不说人话了,说人话了,人话,了......
脂肪的分解与合成,同时受到了体内激素和遗传基因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有氧运动+饮食控制可以减肥,本质上就是“制造了每日热量缺口”。那么减肥的时候,我们身体里都发生什么事了?
(为了简化,我就不提各种化学方程式和生物学名词啦)
我们身体里有很多激素可以影响脂肪的合成与分解,比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睾酮素等等。
目前科学界对肾上腺素的研究比较多,所以我们就以这个激素为例说明吧。
当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会进入血液,流向全身各处细胞,包括脂肪细胞。
每个脂肪细胞里都同时含有2种和肾上腺素反应的接收器,我们就简单取名叫A和B。
接受器A: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总之,它喜欢囤积脂肪,喜欢胖胖的感觉。
接受器B: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总之,它倾向远离脂肪,喜欢瘦瘦的感觉。
如果某个部位的细胞中,A接收器的数量远高于B接收器(即A>B),那么这个部位就不容易减掉脂肪,相反,还比较容易囤积脂肪。如果某个部位的细胞中,B接收器的数量远高于B接收器(即A<B),那么这个部位就特别容易减掉脂肪,同时,也不太容易囤积脂肪。
有时候,同样的减肥方法,别人瘦肚子更快,你瘦胳膊和脸更快。说明那个人肚子的脂肪组织里,有更多的B接收器,容易分解脂肪。而你的胳膊和脸部脂肪组织里,有更多的B接收器。
反之,有些人特别容易胖肚子,说明那个人肚子上的脂肪组织里,含有更多的A接收器,容易囤积脂肪。
如此说来,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局部减肥,是不过这种减肥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一套减肥操就可以通吃天下、万众奏效的!
到此为止,你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会有不同的体型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个人的脂肪细胞里,A接收器和B接收器的分布比例、数量都不一样!
A接收器多的地方,容易肥,不容易瘦,B接收器多的地方,容易瘦,不容易肥。就这么简单。
例如,你想甩掉拜拜肉。
如果你上臂的脂肪组织里恰好B接受器比较多,就更容易减下去。但是如果比太走运,A接受器比较多,那变瘦的难度就比较大。
那么有人问了,可不可以让手臂这个部位的B接收器变多一些?同时,让臀部的A接受器变多一些?这样岂不是即可以轻松瘦小臂,还可以丰满臀部了~
对!不!起!
不可以,接收器的分布情况、数量、比例,都是由基因遗传解决的,无法通过后天能改变,只能认命,[笑哭+摊手.gif]
但是!
这并不是说,我们从此以后就不用运动,不用饮食控制,任由爱咋咋地反正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科学的运动+有效的饮食控制,依然是减肥塑形的不二法门!
虽然某些部位比我们想象的要瘦得慢一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局部而放弃了全身,对不对?!
健康健美的身材,同样可以让你焕发青春,魅力乍现。
最重要的是,健康,健康,健康!这是所有通过手术、微整形、吃药所给予不了的附加财富值~
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