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骨密度知道这4点,避免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TUhjnbcbe - 2024/12/15 17:16:00

目录:

1.骨密度有何用?必须检测吗?

2.骨密度就是骨龄吗?

.骨密度检测报告单怎么看?

4.骨密度低≠缺钙,孩子们日常需要这么做

“骨密度是什么?”

“它和孩子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有没有必要花钱去做这项检测?”

“骨密度和骨龄是同一个东西吗?”

“骨密度低就是缺钙吗?”

相信很多家长都对骨密度有着这样那样的疑问。因此,本期高小鹿科普的任务就是向您详细解释“神秘的”骨密度。

骨密度有何用?必须检测吗?

骨密度能够直接测量骨的矿物质,当骨矿物丢失超过5%时,骨密度就会显示出变化,所以骨密度能直接反映人体的长期营养储备状况。另外,骨密度还能在特定时间反映人体是否能达到峰值骨量,低峰值骨量可能导致生命后期患骨折的风险增加,而绝大多数人能在14岁之前达到峰值骨量。

因此,检测骨密度水平,可以防治儿童因营养不充分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从而影响身高的不良后果;同时预防成年后骨质疏松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那么一定要去做检测吗?高小鹿的建议是:不列入孩子的例行体检计划,家长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地给孩子做骨密度水平检测。比如以下情况:

孩子平时不喝牛奶、还挑食,出现夜惊、盗汗等缺钙症状;

孩子身材矮小且瘦弱,骨龄也异常偏小;

鸡胸、O/X型腿、方颅等明显的骨骼变形;

反复骨折,经常性骨痛。

孩子处于青春期末,想要判断是否达到峰值骨量,用以成长监测作用。

骨密度就是骨龄吗?

骨密度和骨龄两者完全不一样,区别在于:骨密度则是反映人体骨骼营养状况的指标;而骨龄是一项反映人体骨骼成熟度的指标。通过骨龄及骨密度值的检测衡量机体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是身体机能评估和疾病诊治的重要途径。同时检测骨密度水平和骨龄,并不矛盾。

骨密度检测报告单怎么看?

看Z值。Z值表示与同性别、同年龄对照组进行骨密度比较后的平均骨密度差别。根据WHO的评价标准:

Z值≥-1.0时,表示骨量正常;

-1.5≤Z值<-1.0时,表示儿童骨量稍低于同龄儿童骨量,即轻度骨量减少;

-2.0≤Z值<-1.5时,表示儿童骨量中度低于同龄儿童骨量,即中度骨量减少;

Z值<-2.0时,表示儿童骨量严重低于同龄儿童骨量,即重度骨量减少。

骨密度低≠缺钙,孩子们日常需要这么做

和家长们传统观念不一样,其实骨密度水平偏低不完全等于孩子缺钙。儿童骨密度水平的高低与性别、喂养方式、主要生活地、户外活动时间、体育运动时间、是否补钙、是否补充维生素D、是否使用激素、是否被动吸烟等因素均有关联。

日常生活中维持儿童骨密度健康水平的措施有:

1.营养:幼儿期儿童科学饮食,按照儿童月龄的增加,积极添加辅食,注重动物性食物及乳类的摄入;学龄期儿童应多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多喝牛奶,适量补充维生素D。(详情见“饮食结构对身高影响非常大”)

2.运动:根据孩子耐受力和年龄,制定相应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种类,多做运动能提升骨量的沉积。(详情见文章“促进长高的运动适合‘4周岁以上儿童’”)

.户外:适当增加孩子紫外线照射、阳光下户外活动的时间。

4.生活:让孩子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看电视或是玩手机、电脑的时间;避免孩子吸入二手烟;避免孩子长时间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密度知道这4点,避免孩子生长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