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健康结实的骨架,是人体良好运动的支撑,在年轻时候各位都是能跑能跳的,运动起来毫不费力,但年纪总会逐渐变大,50岁之后,人体的骨骼密度会有所降低,最缺来说,是从35岁就开始降低了,到了50岁就更应该多加注意,在这里骨科医生就带大家来简单了解一下。
50岁后,骨密度多少算正常?
既然说到正常,那么自然是有一定标准的,目前常用的骨骼密度标准,一般就是用T值来界定,50岁后的人,如果最终得到的结果在-1到1之间,那就都是正常的,如果最后的数值小于-2.5,那么就说明骨密度有点低了,如果不加以干预,后期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是相对较大的。
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检查骨骼密度有助于掌控自身状态,但这种检查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去做的,因为这种检查是会产生一定辐射的,所医院来检查一次。一般情况下,都是怀疑自己骨骼密度低了,身体产生了一些症状和反应之后再去做的。
那么,骨骼密度低的人,身上容易出现哪些表现和反应?
觉得浑身骨头不太舒服,某些部位尤其严重。人老了之后还是要适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