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的钙质占到1.5%—2%,其中99%是以“骨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与牙齿当中;只有近1%的钙质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血液、体液以及组织液中,并参与了人体几乎所有的代谢活动。
“血钙”与“骨钙”可相互转换
钙质是形成人体骨细胞的基础物质,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血钙,一部分需要供应骨细胞的生成,还有一部分需要参与到其他的代谢过程中去。
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对钙质的吸收率高,流失也比较少,所以就会有大量的血钙转换骨钙存储下来。所以年轻的时候,若喜欢运动锻炼,骨骼会变得越来越精壮。
而当我们步入中老年之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利用率下降,同时在的代谢过程中流失也比较严重。从食物中获取的钙质无法满足人体对血钙的需求,这个时候,骨钙就会转换成血钙,以满足人体需求,骨钙就会流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以及65岁以后的男性,骨钙流失严重,骨骼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容易诱发一些骨病,或者是摔倒之后容易发生骨折现象。
因此,老年人保护骨骼健康,首先就需要补充钙质。除了多吃些高钙食物,必要的时候可以吃些老年人钙片,以满足人体对钙质的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国成年人每天应补充毫克的钙质,老年人应摄入不少于毫克,不超过毫克的钙质。)
老年人保护骨骼,还应补充4种营养素,骨骼更健康
1、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不仅可以促进肠道对钙质的吸收利用,还能促进骨细胞的生成,减少钙质的流失。所以补充些维生素D对于补钙,保护骨骼更重要。
维生素D为脂溶性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长时间存储,所以需要每天获取。可以多吃脂类丰富的食物,比如烹饪多用植物油,多吃些坚果,(如花生、核桃、芝麻等),还可以吃吸热肉类食物,动物的内脏等,补充维生素D。
此外,晒太阳皮肤也可以合成维生素D。据统计,每天接受30——40分钟左右的阳光浴,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可满足人体一天的需求。冬季,阴雨天比较多,光照条件不足,所以更要多补充些维生素D。
2、补充镁
美国塔夫斯大学骨骼研究专家凯瑟琳·塔克博士指出,饮食中镁摄入低的女性,骨骼密度也较低。
钙与镁是最佳搭档,在新骨细胞的形成中,镁起到重要作用。骨骼中镁的含量虽然少,可一旦缺乏,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长期缺镁,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
好在,在我们的食物中,含钙高的食物,通常镁元素也不少,这也是自然界奇妙的地方。
3、补充些钾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钾元素,骨骼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和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它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代谢是必不可少的。
老年人合理补充些钾也能够防止钙流失,使骨骼更硬朗。
建议:老年人可以多吃香蕉、橙子、李子、葡萄等水果;西红柿、土豆、菠菜、山药等蔬菜;以及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4、补充维生素K
骨细胞需要维生素K来激活;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如果女性维生素K摄入较低,就会增加骨质疏松和股骨骨折的危险。
荷兰学者研究则发现,补充维生素K能促进儿童骨骼健康。
老年人补充些维生素K,可以更好地保护骨骼健康;膳食中,蔬菜叶片的绿颜色越深,维生素K的含量就越高。
建议:每天吃克蔬菜,其中包含克以上的深绿叶蔬菜,就能有效预防维生素K不足。
老年人保护骨骼除了合理饮食,补充营养之外,还需要注意保持合理的睡眠,坚持运动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等,均有助于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同时,老年人在生活中要避免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防止摔跤,避免给骨骼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