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盐的摄入量越多,人体排出的钙就越多。减少盐的摄入,可以减少钙的流失,相当于给身体补充了钙。英国科学家还提出了“少吃盐补钙”的说法。口味淡、少吃盐,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方式之一,也是骨质疏松患者补钙的重要方式。
食盐含有钠离子,研究发现,钠和钙在人体中代谢是有联系的,它们由同一种分子调节。钠离子从人体排出时,还会携带一部分的钙离子,因此,钙的排出量也会增加。如果平时膳食食盐摄入过多,排钠增加的同时也会增加钙的排出,尿钙水平升高,可能导致骨骼变薄和骨质疏松症,也增加骨折的风险。
盐吃多了会加速钙流失吗?
这个传言是真的,有研究发现,钠盐的摄入与尿钙的排出有很大关系,我们的肾脏每排出毫克的钠,就会流失掉40-60毫克的钙质。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吃的盐比较多,又不注重补钙,那么这个人损失的钙质要比常人高一倍。
钙是骨骼“支撑者”,当钙摄入不足时,骨密度会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
为什么口重会导致钙流失?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和钙在机体中会随血液来到肾脏,肾脏将其贴上“有用”的标签后,这两种矿物质会被重新吸收回循环系统供机体利用,这个过程叫肾的重吸收。
在重吸收过程中,钙和钠是竞争关系,大量钠会制约钙的重吸收,而无法回到循环系统中的钙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研究表明,每摄入毫克钠,尿钙排泄会增加10毫克。
“少吃盐≈多补钙”绝非虚言。
因此,好吃咸的人不仅要改变饮食模式,尽量做到“盐不过5克”,还要注意膳食钙的补充。
虽然对所有人群我们都建议低盐饮食,但是对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则更要限制钠的摄入,这是因为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群体,本身的骨量流失就比较大,再加上高盐饮食,雪上加霜,很容易诱发骨折。
如何做到低盐饮食?其实吃盐,在意的并不是计量而是态度,因此不要求你知道每日摄入的6克具体是多少,只要在日常饮食中时刻想到少放盐,少吃加工食品,少吃腌制食品,改变自己的重口味,养成了低盐的饮食习惯,每日的盐摄入量一定不会超标。
骨质疏松的产生往往不是受某单一因素影响,而是与我们的个人体质、生活习惯、身体疾病密切相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骨质疏松,生活上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有氧运动能够促刺激肌肉以及骨骼,促使骨骼的形成与重建,从而维持以及增加骨量。
生活中也可以多晒晒太阳,而晒太阳能够补充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除了多晒太阳也可以从饮食上补充维生素d,如动物肝脏、奶制品、海鲜等。
在饮食上,要做到合理膳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有计划地增加钙类食物的摄入如各种奶制品、豆类等。除此之外还要避免抽烟、酗酒,经常喝浓咖啡、喝浓茶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