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了飞跃的改变,原先人们在为温饱问题发愁,但现在人们却想着今天要吃哪种美食。
餐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让人吃了欲罢不能,由于美食的诱惑太大了,部分人开始没有节制,经常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喜欢吃的一点都不吃,但这样反倒会加重身体负担,患上心血管疾病,其中危害最大的也是高血脂了。
我国如今已成为“三高”大国,患有高血脂的人数可能已经达到了4亿人,而且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有的人甚至20几岁就患上了高血脂。
01胆固醇过高有哪些危害?
胆固醇在真皮内沉淀,便会形成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局限性皮肤凸起,这也就是黄色瘤,很多患者会在皮肤表面出现淡黄色,类似于水痘的疱疹,当然也有患者出现与手指分叉处。
偶尔眩晕、牙痛或头痛,是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若你频繁出现这种情况,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要进一步就医,或许与血脂升高有关。
胆固醇在体内不断累积无法储存时,可能堆积在腿部肌肉内引发抽筋现象,患者会有明显的抽筋和刺痛感,身体无法吸收钙质,腿部疼痛抽筋问题会更明显。
胆固醇持续上升也容易引起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胆固醇摄入过多,骨骼组织便会出现异常。多数老年人都伴有骨质疏松的症状,体内胆固醇升高也会对牙齿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出现牙周炎。
若不想体内胆固醇上升,以下这几种食物尽量少吃,避免盲目食用对身体造成影响。
02“高胆固醇”食物榜单公布:鸡蛋排最后,榜首不少人当成补品
1、骨头汤
有些人觉得骨头汤的营养价值高,比吃肉还好,但大家可能忽略了骨头汤中的嘌呤物质和油脂,骨头中的油脂全都融入到汤中,嘌呤含量特别高,很容易让血脂上升。
骨头汤进入人体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中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常喝不仅容易让身体变胖,还容易患上三高疾病,尤其是本身胆固醇偏高人群,更不要喝骨头汤。
2、动物内脏
中国人有“以形补形”的说法,所以动物内脏也深受人们欢迎,猪肝就被人们当作下酒菜。人们觉得猪肝中的铁元素丰富,能预防缺铁性贫血问题,所以常吃猪肝肯定对身体好。
其实猪肝中的胆固醇含量特别高,常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出现,尤其是男性,喝酒时常吃动物内脏容易对血管造成伤害,导致血脂水平只升不降。
3、蛋糕
吃甜食能让人的心情变好,甜食进入人体后能让身体分泌多巴胺,让心情变得更愉快,但甜品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白砂糖以及黄油,这些成分的热量较高,其中还含有反式脂肪酸,对血管的损伤特别大,很容易导致血脂水平升高,不利于血管健康。
4、肥肉
肥肉中的胆固醇含量偏高,常吃肥肉容易升高体内甘油三酯水平,建议少吃最好。胆固醇持续升高,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增加胆囊和肝脏负担,使胆汁不能有效分解和代谢。
建议患有高胆固醇疾病的患者平时少吃肥肉,瘦肉也要少吃,日常饮食多以新鲜瓜果蔬菜为主,对疾病恢复才更有帮助。
5、松花蛋
松花蛋是用特殊方法制作的,这容易让体内营养物质流失,松花蛋是用鸭蛋制作而成的,胆固醇含量比鸡蛋高得多,建议大家少吃,尤其是高血脂患者,避免血脂水平上升。
特别是对于高血脂的人来说,应该少吃,以免导致血脂升高。
6、猪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猪脑被普遍流行起来,尤其是在吃火锅时,人们总是忍不住点一份猪脑花,味道滑嫩爽口。
虽然猪脑的口感好,但猪脑中包含大量的钙,铁,磷等原素,与此同时,也有充足的维他命。但是却不知道在猪脑中含有很高的胆固醇,长期大量食用猪脑,很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7、鸡蛋
鸡蛋中也含有些许胆固醇,胆固醇主要位于鸡蛋黄内,如果平时经常吃蛋黄,可能会出现高胆固醇血症,临床上进食鸡蛋一定要参考患者的血脂水平。
鸡蛋是一种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常吃对身体有益处,能为大脑提供养分,促进细胞繁殖,提高记忆力,为身体补充钙质,促进骨骼生长,预防骨质疏松。
03如果想要使血脂稳定,那么日常中要坚持做好这3件事
1、坚持锻炼
若想稳定血脂水平,建议大家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常锻炼才能加快血液循环,使血液中的垃圾和脂质更好地被代谢出去,降低血液浓度,维护血管健康。
2、适当补充水分
人体是不能缺水的,一旦缺水身体便会出现异常,每天为身体补充水分,既能稀释血液浓度,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将体内的毒素和垃圾排泄出去,有效呵护血管健康。
建议一个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尽量控制在~毫升左右。
3、戒烟戒酒
长期吸烟和酗酒会干扰血脂的代谢,就会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而引发高血脂,所以中老年人应该戒烟戒酒,在平时可以适量的喝一些绿茶,能够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戒烟应完全戒掉,并且在戒烟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二手烟的吸入,饮酒方面的话如果做不到完全的戒酒,也要控制住每日的饮酒量,做到最少。
结语:如果在体检中查出了胆固醇过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若是不能及时控制,很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