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7岁大爷骨密度似三十岁,他的4个生活习 [复制链接]

1#

老年人腿脚好非常值得别人羡慕,就连有的医生都说,自己到了这个年龄都不一定能保持这样。能得到同龄人和专业人士的肯定,无疑是值得高兴的,说明他在和衰老的“较劲”中又赢了。来看看67岁大爷养骨的那些事儿。

医院体检,骨科在四楼,只见杨大爷“蹬蹬蹬”几下就蹿到了二楼,把儿子甩在身后。“爸,你等等我!”杨大爷看着儿子走三步停两步,忍不住摇摇头,现在的年轻人身体还不如他一个老年人。

骨科门诊他很熟悉,杨大爷不理会儿子,自己率先进入门诊。医生接过杨大爷的检查报告,对着大爷比了个大拇指:“您老的身子骨真不错,骨密度0.5,就像三十多岁的人。”

医生并没有说恭维的话,杨大爷每次来查骨密度,状态都很好,而且他的精气神也很好,面色红润,一口气爬到四楼都没有喘。

杨大爷平时保养骨骼有什么诀窍吗?今天就来听听他的分享,不过,在那之前,先来和大家说说骨量流失到底是咋回事。

01很多人都会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骨量会流失?为什么会患骨质疏松?

骨量流失是人体发展产生的自然现象,三十多岁是顶峰期,骨量很充足,之后开始走下坡路,每年都会流失,等到65岁以后,骨量就会丢失三分之一以上。尤其是老年女性,骨骼问题令人担忧,发病率高达51.6%

就像一个水池破了一个洞,要及时修补、往里面加水,水才不会干涸,保养骨骼也是如此。吃钙片、饮食补充、运动,都是在往“骨银行”里面存储,存得越多,到老来就越经用。如果平时没有“储蓄”意识,又患有骨关节疾病,65岁后患骨质疏松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岁大爷骨密度似三十岁,是4个好习惯的“回报”

从年轻时就非常注重养骨杨大爷说自己有一个习惯坚持很多年了,那就是喝牛奶,从年轻时就喜欢喝,喝了几十年了,几乎每天都会喝毫升牛奶。牛奶中含有生长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有益物质,能够促进生骨细胞合成和钙化,让骨骼更加坚硬。

他平时注重养生,在学习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时了解到,骨量高峰是三十岁,要使骨量最大化,所以他平时十分注重补充营养。

喝牛奶是最基础的,他还会通过饮食补充蛋白质、维生素、铁等营养物质,减少骨量流失。他总说自己是在“存钱”,现在存得多,以后才不愁没钱用。

每顿饭都要见到绿色的蔬菜其他老人说到补钙,想到的往往是吃钙片、吃营养品,在杨大爷看来,再名贵的药材都没有天然的食物来得有营养,而且吃得放心。他每天都要吃绿色蔬菜,蔬菜中有钙吗?荠菜、苋菜、油麦菜、胡萝卜缨中都有很多钙,有的钙含量比牛奶还高,要搭配起来吃。

除此之外,蔬菜中也有胡萝卜素等营养,有助于提高代谢率,加快破骨细胞分解,其中的矿物质可强化骨折,减缓老年期脊椎弯曲变形的速度。不过要注意,吃草酸类蔬菜时要焯水,避免结石生成。

50岁时把烟戒掉,已经十几年没抽杨大爷在报纸上看到一项研究,长期抽烟的人患骨质疏松风险高。看到这项研究后,杨大爷就决定吸烟,而且他还让儿子也把烟戒掉,减少二手烟给自己带来危害。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破骨细胞分解,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率。

《科技日报》上也有研究,长期吸烟是骨密度降低的危险因素,每年多抽一包烟,骨密度降低的风险就会增加0.4%。也就是说,老烟民更应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