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xwdt/大家好,朋友们好,非常高兴今天又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大寒养生。我是云岭中医疏调学派的成员,是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的学术继承人,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叫田春洪。我们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主题进行交流。首先会为大家介绍什么是大寒节气;其次会与大家谈一谈大寒节气有些什么特点,比如气候、物候有哪些变化;再次我们会具体的谈一谈大寒节气里如何养生,比如在起居、饮食、运动、情志方面的注意事项;最后我们会为大家介绍一款有助于大寒养生的菜品。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展开我们今天的交流。
大寒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斗指丑,太阳黄经达°。大寒节气一般于每年公历1月20日或21日交节。因此可以说大寒既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大寒与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一些沿海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在中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就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流行的年尾“年会”是“尾牙祭”的遗俗。
大寒节气有些什么特点呢?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它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诗人左河水在《大寒》中写道:“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在气候的变化方面。大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大寒小寒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根据中国常年的气候数据统计,中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段是在每年的公历1月中旬,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日至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因此对北方大部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但对于南方一些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时最冷。南方的大寒节气一般从1月20日开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些地区全年中最冷的时段。这是气候的变化。
在物候的变化方面。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了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它们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大寒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最冷时期之一,特点是降水稀少、气候比较干燥,常有寒潮和大风天气,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在大寒节气里养生的具体内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拆,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讲的是,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就像军队埋伏、像鱼鸟深藏、像人有隐私、像心有所获等一样。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
在大寒节气里起居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早睡晚起。每天早上适当多睡一会儿,待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早睡可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养阴气。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或下午,应多到外面晒晒太阳。晒太阳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症。晒太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患者病情恢复有一定益处。
晒太阳也要掌握方法,一般来说,应重点晒头顶、后背等部。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多晒百会可以调补阳气。后背是人体重要的一条经脉—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经常晒后背可调气血、补阳气。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因为脚部对温度比较敏感,由于冬季地面温度下降,人体中脚与地面的距离最近,脚部温度下降速度比全身其他部位都快,加上脚部的自身保暖性能较差,毛细血管极易发生痉挛。腿脚一冷则全身皆冷,防止脚冷除了要加强脚部的保暖以外,还可采用泡脚的方法,因足为肾之根,故泡脚可温肾阳,泡脚时水温宜控制在40℃左右。水温若过高会使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另外水温过高还容易破坏脚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皲裂。泡脚的时间以20至30分钟为宜,当感到全身发热、额头微有汗出即可。额头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额头出汗说明热气已温暖到脏腑经络,泡脚时还可掺入生姜、花椒等中药。生姜性热,泡脚时撒一点生姜皮,有助于驱寒;花椒性温热,可温中止痛、祛湿散寒。例如,可取一块棉布包50克花椒,用绳扎紧,加水煮开后放置稍凉时泡脚,可温经止痛、活血通络。
在大寒节气里饮食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大寒时阴气渐渐衰落,阳气刚要萌生,在饮食方面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养生原则。我国古代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早晨喝补气温阳的人参、黄芪酒。借助早上自然界生发的阳气,有利于身体阳气的生发。晚上服用滋阴补肾的杞菊地黄丸,有利于身体阴液的滋补。除了适当服用以上药物以外,平日也可多食用一些滋阴潜阳且热量较高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圆、木耳、银耳等,此类食物富含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快速提升人体的抗寒能力。大寒时应忌食生冷黏腻之品,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在大寒节气里运动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大寒时节应选择阳光较好的时候适当到户外运动。此时运动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可选择慢跑、登山、太极拳、打球等方式。但要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以免伤津耗气,不利于养生。另外也可试试大寒养生功,此功法记载于《遵生八笺》。具体方法是:每天晚上,单腿跪坐于地板或床上。即一腿前伸,另一腿跪在床上。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上体后仰。以两臂分别在身后左右侧撑地,指尖朝向斜后方。身体重心后移,再前移。两腿互相交换进行,左右各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经常做此功能改善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或不能卧、股膝内肿、足背痛、腹胀肠鸣、泄泻、足踝肿等。此功法可从大寒时节开始,练至立春为止。
在大寒节气里情志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大寒适逢春节前后,由于春节假期较长。一些平时工作异常紧张的人一旦清闲下来后容易不知所措,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焦躁等负面情绪。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我们可以选择走亲访友、读书听歌、旅游观光等方式放松自己的身心。走出工作时那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春节期间少不了亲朋好友欢聚,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力求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最后我们为大家推荐一款有助于大寒节气养生的菜品。我们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炖鸡汤,材料有:鸡克、红枣6个、枸杞10克、葱段3根、姜片5片。盐适量、香菇适量。具体的制作流程如下:
第一:将整鸡切块,清洗干净,加盐少量腌制备用。
第二:香菇洗净泡软、枸杞洗净、桂圆剥皮备用。
第三:葱切段、姜切片备用。
第四:将鸡块放入冷水中煮沸,撇去浮沫。
第五:将葱、姜、香菇、枸杞放入锅中大火烧开。然后改文火炖一个小时,那么鲜香可口的鸡汤就炖好了。
鸡汤性温、味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美容养颜、补气养血等功效。对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等病症有改善作用。有助于缓解腰膝酸软等等。是一款在大寒节气里有一定的养生作用的美食佳肴。特此推荐给大家。
炖鸡汤
那么朋友们,24个节气中的最后1个节气——大寒节气。以及大寒节气里的养生内容。我们今天就分享交流和学习到这里,欢迎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帮助我们云岭中医疏调学派的节气养生节目。谢谢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