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四位。
骨质疏松患者容易骨折,给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正确认识、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骨质疏松症防治
01
一般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
①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质、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②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点至下午3点之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min。
③规律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肌肉力量练习包括重量训练,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⑤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⑥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①钙剂
充足的钙摄入可帮助获得理想骨量值,减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mg。
提倡尽可能通过膳食补钙,当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给予补充钙剂。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摄入钙为mg,可每天再补充钙~mg。
②维生素D
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改善平衡、降低跌倒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建议成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IU(10μg)/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推荐摄入量为IU(15μ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IU(50μg)/d;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IU/d。
02
药物治疗
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主要包括:
经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已经发生过椎体或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者;
骨量减少且具高骨折风险的患者。
(1)双磷酸盐类
临床应用最广泛,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从而抑制骨吸收。
阿仑膦酸钠
治疗绝经后女性或者男性的骨质疏松症。空腹服用,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
唑来膦酸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静脉滴注。
利塞膦酸铵
治疗绝经后或者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空腹服用,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进食。
依替膦酸二钠
治疗绝经后或增龄性骨质疏松症,两餐间服药,服药两周,停药11周,再开始第二周期。
(2)降钙素类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减少骨量丢失的药物,能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
依降钙素
治疗骨质疏松症以及由该病引起的疼痛。按医嘱,确定是否需过敏试验。
鲑降钙素
预防制动引起的骨丢失和骨溶解,适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骨质疏松症。
(3)性激素补充剂
雌/孕激素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针对绝经症状,以及希望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者。
(4)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雷洛昔芬
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但是潮热严重的围绝经期女性不宜用。
(5)甲状旁腺类似物
具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特立帕肽
治疗有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每日一次,皮下注射。
(6)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可用于肾功能减退或1α羟化酶缺乏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α-骨化醇和骨化三醇
治疗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用药期间检测血钙和尿钙。
骨密度保持稳定或增加,标志着药物治疗的成功。如果治疗期间发生一次骨折,不代表治疗失败,但提示骨折高风险。
抗骨质疏松治疗应至少坚持1年,在最初3~5年治疗后,需评估患者的各种情况。
03
中医中药治疗
治疗以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活血祛瘀为基本治法。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多以改善症状为主,中成药主要包括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和人工虎骨粉。
方剂包括青娥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医生在临床辨证施治,加减运用。
04
康复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作业疗法及康复工程等。
运动疗法
包括慢跑、游泳、负重练习、体操、跳绳、太极拳等,运动锻炼要注意少做躯干屈曲、旋转动作。
物理因子治疗
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等可增加骨量;超短波、微波等可减轻疼痛;对骨质疏松骨折或者骨折延迟愈合可选择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体外冲击波等以促进愈合。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等可增强肌力、促进神经修复。
此外,行动不便者可选用拐杖、助行架等辅助器具。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佩戴矫形器,预防再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通过合理膳食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将自身的骨量达到最大峰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饮食上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海带、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粗杂粮、绿叶蔬菜等。
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阳光下运动,不吸烟,少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
2、二级预防
针对中年人,尤其是绝经以后的妇女,骨丢失量加速,除了饮食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外,每年还应该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预防性服用活性维生素D及钙剂,运动方式由户外的有氧运动改为稍缓和的运动方式,如走路、慢跑、太极拳、广播体操等。
3、三级预防
针对老年人或已是骨质疏松症的人。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
如家中老年人的床增加护栏,浴室放置防滑垫,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预防二次骨折。
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
作者介绍
陈杰博士
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专业方向:关节外科,人工髋、膝关节置换,老年性关节炎的诊治,膝关节损伤。
原标题:《骨质疏松危害大,可防可治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