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老年患者:走路滑倒后出现手腕骨折,晚上起夜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出现髋部骨折,弯腰搬东西的时候出现脊柱骨折等等,这些看上去不会引起骨折的轻微暴力,却总是让老年人“受伤”。
有些人觉得是老人家运气不好,有些人觉得是人老了,骨头变脆了,容易骨折很正常,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其实,老年人容易出现骨折,其罪魁祸首就是骨质疏松症。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让我们学会防治方式,远离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伤,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呈现“三高三低”的显著特点,即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高、再发骨折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十分重要,这样我们可以对号入组,危险因素越多者,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越大,医院检查。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史、家族脆性骨折史。
绝经后的女性,一般55岁至60岁以后的女性是高发人群。
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会明显上升。因此每年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