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开始退化衰老,骨骼也不例外。这个时候若不做好骨骼的养护,就很容易被骨质疏松“盯上”。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和骨量流失为特征,使得骨骼强度下降,脆性增加,进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是困扰许多老人的重要健康问题。
因为早期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而且我国居民骨密度检测率偏低,一些人中招了还不知道。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经高达32.6%。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困扰老人的重要健康问题,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最主要的还是积极地调整饮食习惯。
医生提醒:2种调料再不少放,骨骼迟早被“掏空”
1.酱油
酱油是我们家庭中的一种常见调料,一些人喜欢炒菜时加上一些来提味,但是其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过多摄入对骨骼的健康会造成很大伤害。
钠离子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元素,一旦摄入过多不仅会使得我们口渴大量喝水,还会给消化系统加重负担。钠离子被肾脏排出体外时,还会带走体内的钙离子,使得钙质的额外流失,长此以往,骨骼缺乏钙质就会加重骨质疏松。
2.白糖
一些口味喜甜的家庭炒菜时也喜欢放一些糖来提鲜,但是也不宜摄入过多。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每日白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左右,一旦超量就会对骨骼造成损伤。
过量的摄入糖分就会在人体内代谢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这样就会打破体内的酸碱平衡,身体就需要消耗钙质来产生碱以恢复平衡,就使得骨骼中的钙质被额外消耗。这样一来,就容易诱发骨质疏松。
身体若有以下异常,请尽快检查骨密度
(1)短暂运动后,就感到精疲力尽;
(2)腿脚时常觉得乏力,行动困难;
(3)骨骼受到冲击后,特别容易引起骨折;
(4)身材慢慢变得矮小,含胸驼背;
(5)颈椎骨疼痛,而且容易引起头晕、头疼;
(6)身体稍微活动后,就会引起腰酸背痛;
(7)行走时关节处感觉不适,经常疼痛。
平时我们坚持2件事,对骨骼的健康非常有帮助
1.坚持补充钠维骨酸
骨骼中缺乏钙离子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诱因之一,很多人以为只要多补钙多喝牛奶就能预防骨质疏松症,但是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一些中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严重,即使经常吃补钙的食物,身体能吸收到的也少之又少。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服用钠维骨酸,可以在提供大量钙质和矿物质元素的同时有效地促进骨骼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人来说,每天坚持补充1次钠维骨酸,对骨骼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能明显提高骨骼强度,有效改善骨质疏松引发的各种问题。
2.坚持晒太阳
晒太阳被称为最低成本的养生方式,对健康有一定帮助。晒太阳可以使体内的维生素D3转化为维生素D,有效促进骨骼对钙质的吸收。
不过晒太阳也有一定的讲究,盲目地去晒很容易导致皮肤受到损伤,每天最佳的照射时间为20~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