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6354.htmlKummell病
德国外科医生Kummell于年首先发现,轻微脊柱外伤患者经几周至几个月不等的无症状期后,逐渐发展为有症状的进展性脊柱后凸畸形。这是一种少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病,称作Kummell病。
定义
无明确的暴力外伤下,逐渐出现进行性腰背疼痛和后凸畸形,老年人多见,常伴骨质疏松,影像学提示椎体塌陷或者出现椎体裂隙征,排除新鲜骨折、肿瘤、感染等明确病因后,都可以认为是Kummell病。
发病机制
stee等于年报道提出Kummell发病机制,认为其发病过程可能源于脊柱微小创伤引发骨性结构及韧带结构多发性微小损伤,从而引起松质骨断裂及小血肿形成,进而造成骨坏死,以至于椎体塌陷。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假说,以解释Kummell病发病机制,可归为椎体缺血性坏死假说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椎体内假关节形成假说。
1、椎体缺血性坏死假说:椎体前部的血液供应较后部少,为相对缺血区域,发生骨缺血性坏死常见部位,创伤可以加重椎体缺血情况,外伤导致脊椎松质骨断裂,形成微小血肿,阻碍局部血液供应,骨小梁发生缺血性坏死、断端硬化,发生缺血-骨折-骨折缺血的恶性循环。
2、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椎体内假关节形成假说:椎体发生微骨折后,反复的负重活动以及脊柱屈曲型的应力可导致骨折不愈合,形成假关节。骨折不愈合处的纤维肉芽组织和死骨影响了局部的血液供应,又阻碍骨折愈合,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假关节形成。但是,假关节活动可能是该病发展的结果,而非其原因。
临床特点
●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
●好发于胸腰断,T12、L1为常见的病变椎体
●患者多有轻微外伤史伴明显的腰背部疼痛及压痛,
●经过一段长短不一的无症状期后再次出现疼痛。
●多伴有骨质疏松(骨量低下、骨质差)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为可见IVC征。
2、CT上更明显的IVC,MRI上表现,气体空间在各序列上均表现为低信号,但最终可能会充满液体或肉芽组织。T2WI可见“双线征”。
临床分期
StageI
光椎体完好或轻度压缩,MRI显示骨坏死征象椎体高度减少<20%,没有邻近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StageII:椎体塌陷伴动态活动,椎体后壁完整。椎体高度减少>20%,通常有邻近的椎间盘退行
StageIII:椎体后壁塌陷,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
治疗
1、StagesI:PVP和PKP
2、StagesII:PVP和PKP或结合短节段内固定
3、StageIII:减压内固定前路手术或后路或前后联合
陈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