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肱骨近端骨折大约占成人所有骨折的5%,发病率较高,在所有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中发生率居第3位,仅次于股骨近端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有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证实,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随着人预期寿命的延长而增,给骨科医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特点
近年来,锁定钢板因其良好的稳定性、支撑能力及其与肱骨近端的贴合度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但是并发症发生率依然较高,其中肱骨头内翻畸形以及后续的螺钉切出最为常见(13.7%~28.9%)。
内侧肱骨矩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良好的机械稳定性进而减少诸如骨不连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因此,缺少内侧支撑可能是导致此类固定失败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是否实现内侧支撑已经成为固定失败的重要预测因素。
保留PHILOS特点(在松质骨为主的肱骨头部位,提供多点固定,可以达到足够稳定性)的同时,并有效固定肱骨近端后方骨折块,全面支撑肱骨大结节;
最长16孔*mm,满足肱骨全段骨折解决方案。
三规格四适应症五病例
术中影像
六注意事项
通过三角肌入路可以安全有效的进行手术;
在钢板固定前必须完成骨折复位;
植骨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成功非常关键;
注意内侧肱骨距粉碎和内翻畸形(使用缝线将冈上肌和冈下肌肌腱缝合捆绑在钢板上,将肩袖产生的拉力绕过肱骨头直接传到至钢板,中和肩袖拉力)。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