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腕力怎么练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科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腕力怎么练?”我来回答这个腕力爱好者最常提的问题。

腕力运动,英语armwrestling,直译胳膊摔跤。设想一个这样的问题:摔跤怎么练?

没人能不需要陪练,独自学会摔跤,也没人会建议一个菜鸟直接上垫实战。

腕力和摔跤有两个共同点:一、都是双人运动;二、对抗性强,容易受伤。

腕力,从本质上说,是违背人体自然发力的运动,尤其是肱骨承受剪切力的能力,只能通过专门训练获得。

未经摔跤培训的人,通常不敢上垫实战,怕摔断脖子;未经腕力培训的人,却往往乐意在任何桌子上一展身手,不怕骨折。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扳手腕会骨折——因为他们打心底里不把腕力运动当回事,认为它是无需训练,任谁都能玩的游戏。

想练好腕力,首先必须把它当作一项体育运动来重视。

WAF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总会(GAISF)正式成员

第一步:离开网络,走进现实,手把手接触。

参加有专人指导的集训对练,或者找富有经验的教练手把手教学。

对双人角力对抗运动来说,任何不见面的间接教学,网络课程也好,训练视频也罢,都是隔靴搔痒,甚至误导。

埋头苦练器械,也不提倡。通过大重量器械训练养成的错误发力,很难纠正,得不偿失。

上海腕力高级培训课程

集训

通常每周一到两次。初学者有专人指导,接受安全培训。初步了解两种基本发力方式:顶峰和勾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其中一种入门。

集训严禁PK,严禁使用爆发力。缓慢匀速对练,双方配合而不是较劲,以掌握发力为根本目的。

理解不代表掌握,掌握是肌肉记忆,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

集训前充分热身,集训完充分拉伸。

每一局尽量僵持一分钟。两局之间充分休息,不要连续作战。

适可而止,不要透支。

初次集训,酸痛感可能持续一周,正常现象。关节恢复比肌肉慢,恢复再练。

初学者的自我保护:

1、充分热身。忽视热身可能导致你腕力生涯就此报废。

2、不要在腕力桌以外的任何地方扳手腕,这样可能导致骨折。

3、身体靠近桌子,大臂贴紧身体,对练时腋下夹一张纸,不要将纸掉下。

4、摆位时不要将身体重量通过肘部压在肘垫上,这样可能导致骨折。

5、学会移动肘部。

6、目光时刻注视自己手腕,不要将头转向另一边,这样可能导致骨折。

7、避免手腕被翻后硬扛,这样可能导致骨折。

8、避免使用横向力,这样可能导致骨折。

9、避免小臂孤立下压,这样可能导致骨折或关节软组织损伤。

10、避免反关节姿势,这样可能导致骨折或关节软组织损伤。

11、肱肌疼痛是姿势错误的警告。

12、任何因求胜心切而导致的技术动作变形,都有可能导致严重损伤。

天赋

天赋分为可见和不可见。

手指粗长,手掌宽厚,腕骨粗,臂展长,等等,为可见天赋。

悟性高、意志力强、执行力强、热情不灭,等等,属于不可见天赋。

我个人天赋,大概就是悟性高、臂展长、热情不灭吧。

基本功

许多喜欢扳手腕的人,都有力量基础。大力士、力量举、街头健身、健美、柔道摔跤,国际上不少腕力运动员,来自这些力量运动或角力运动。

但也不排除力量底子薄弱的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

俄罗斯腕力运动员IvanMatyushenko说过:连肌肉都没有,扳什么手腕?

上肢力量薄弱,是走不远的。练习基本功最好的两个动作,是引体向上和双杠臂屈伸。

引体向上,分为正握、反握、锤式、宽距、窄距、全程、半程。怎么练?都要练!

双杠臂屈伸也可以用俯卧撑代替,注意肘部贴紧身体。

腕力初学者培训

专项力

当你基本功过关,并且通过集训掌握了正确的发力,就可以开始专项力训练了。

为什么只有掌握正确发力,才能开始训练专项力?因为所有专项力的训练,都以模拟实战为准则。

专项力分为:指力、握力、屈腕力、旋前力、旋后力、屈肘力、横向力。

指力,细分为拇指、食指、和下三指。

握力,是屈腕时的握力。人在略带翻腕时握力最大,屈腕时握力最小。这是违背人体自然运动的发力。

旋前旋后,是改变方向的力。

屈肘力,包括所有肘屈肌群,分为肱桡肌和肱二头肌两个方向。

横向力,是腕力运动特有的违背人体自然运动的发力,通过三头肌腱的张力,使肱骨对剪切力有相当的承受力。肱骨干近肱骨髁处,由圆柱形转变为三棱扁平形,由皮质骨转变为松质骨,是最容易骨折的应力弱点,稍受剪切力,便极易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从训练方式来分,有常规训练,静耐力训练,爆发力训练,和增强式训练。

其中增强式训练是腕力运动的核心,它以训练肌腱为主。

那么,该练哪些力?

——所有力都要练,所有力最终要达到平衡。

以上内容,只有教练手把手指导,才能够真正掌握。

腕力训练视频大全

训练计划和训练频率

腕力运动有几十种专业器械,和数百种训练方法,细节千差万别,但原则只有一个:模拟实战。

国际上讲究科学分化训练。比如按关节分类:

第一周:指关节——腕关节

第二周:肘关节——指关节

第三周:腕关节——肘关节

当然你也可以采取每天训练的苏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受伤报废的自然淘汰,剩下的都是精英。

或者两者结合,凭感觉,看状态。

你可以集中精力训练最薄弱的力,克服短板;也可以把精力平均分散给所有的力,以求全面。

记住一点:受骨架和体重限制,所有的力量都有上限。越接近上限,进步速度越慢。

比如,标准弯举从20公斤涨到30公斤,费时三个月。从30公斤涨到40公斤,费时一年。从40公斤涨到50公斤,可能三年也难以达到!因为其他薄弱部位限制了你的进步。

因此,当一种力量到达瓶颈难以增长,不妨改练另一种。把每一种力量都练到瓶颈,你的综合上限就能提高,由此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以上内容,只有教练手把手指导,才能够真正掌握。

实战

JohnBrzenk说自己不练器械,从前我不信,但现在我和他一样。

年5月,经恩师陈伟忠指点,我的实力突飞猛进。从那时起,我就放弃了器械训练。

不是劝你不练器械。器械训练是必经之路。要知道,在此之前,我苦练器械整整六年。

我许多力量数据早已达到瓶颈,大重量训练导致的伤病也限制了我的进步。

但是所有力量数据满格之后怎么办?难道腕力成长性就此终结?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腕力之路才刚刚起步。之前的一切,不过是打基础。

不再需要器械,因为对手就是最好的器械。

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你就会开始考虑战术等另一些层面的东西。

当不同方向的力完美融合,配合老而弥坚的肌腱关节,加上丰富的战斗经验,足以克制比自己强壮得多的对手。

腕力是极少能玩到60岁的角力运动,不是苟延残喘,而是60多岁照样能拿世界冠军,比如加拿大名宿CrazyGeorge。

腕力运动的精髓,在于整合力和连接力,前者是关节肌腱在特定角度形成的强大静态张力,后者是一气呵成没有一丝滞碍的连贯动态发力。通过长年累月的实战打磨,将一静一动完美融合,正是腕力的魅力所在。

腕力大爆炸(一)

腕力大爆炸(二)

腕力大爆炸(三)

腕力大爆炸(四)

腕力大爆炸(五)

修古籍的鉄腕大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