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经典92动脉瘤样骨囊肿 [复制链接]

1#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由巨细胞、纤维及反应性针织骨组成的间隔分隔的囊腔内充满血液的骨的良性囊性病变。该病变的起因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到目前为止,一般认为该病是肿瘤样病变,可能是由于局部的血流动力学问题,也可能是对于外伤后的反应。近年来更多证据表明,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真正的骨肿瘤,将来可能会被划归到第92章所涵盖的肿瘤范围。动脉瘤样骨囊肿大约占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4%。8%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20岁以下的年轻人。它的年发病率与单纯性骨囊肿相仿,大约为0.32/10万。70%的动脉瘤样骨囊肿是原发的骨肿瘤,30%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与其他骨肿瘤伴发,为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包括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其次为软骨黏液细胞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图94-3)。恶性骨肿瘤可能会有动脉瘤样骨囊肿样改变,特别是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因此,要认真观阅所有的影像学资料,查找是否具有前述的骨肿瘤很重要。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长骨(50%)和椎弓根后部(20%)。85%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在骨松质,15%发生在骨皮质以及骨膜下区域。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发生在儿童或年轻人的长骨干骺端的溶骨性、偏心性、具有多分隔的、明显膨胀性生长骨肿瘤(图94-4)。通常在病灶的周围会有薄的骨桥或者薄的骨膜鞘,但如果肿瘤生长比较活跃,骨膜鞘会缺失,而使病灶周缘表现很像Codmen三角,从而使病变有侵袭性或恶性征象(图94-5)。骨膜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通常发生在长骨,表现为向骨外膨胀性生长的占位性病变。CT及MRI都证实了动脉瘤样骨囊肿多囊的特征。由于每个囊肿都有血液产物,因此会在病变中经常见到液-液平面(图94-5C)。

有报道孤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可以恶变,但该作者可能只是想表明动脉瘤样骨囊肿会存在于已有的恶性病变之中(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鉴定潜在的恶性病变可能要费一定的周折。作为补充,要注意动脉瘤样骨囊肿有两种变异,分别为实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软组织动脉瘤样骨囊肿,这两种病变在活检前一般很难诊断。

内容摘自于《肌肉骨骼影像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济源二院齐豫生编辑审校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