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t会议纪要gt创伤骨科ERAS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时间:年5月13日主讲人:吴新宝教授、黄雷教授、谢肇教授、杨胜松教授、滕星教授点评专家:马信龙教授、余斌教授、张伯松教授、王陶教授主持人:李庭教授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创伤骨科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响应减少聚集的防疫措施,加强全国创伤骨科医生的学习和交流,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医院协办的“‘精E求精’创伤骨科ERAS理念及实践推广项目线上系列活动之——胫骨缺损合并皮肤缺损专场”于年5月13日晚如期举办。

胫骨骨缺损是骨科医生职业生涯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难题,如再合并感染、软组织缺损等,面临截肢或保肢选择时,又是对骨科医生巨大的挑战!

今晚19点整,医院创伤骨科吴新宝教授、黄雷教授、陆军医院骨科谢肇教授、医院创伤骨科杨胜松教授、滕星教授等在线上直播讲授了《骨运输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皮肤缺损》、《Masqulet技术治疗骨缺损》、《胫骨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畸形的治疗》、《新鲜骨化技术(Refreshment)在骨运输对接端的应用》等内容。本次医院马信龙教授、医院余斌教授、医院张伯松教授、王陶教授等进行点评和讨论。活动由李庭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医院吴新宝教授发表了致辞,指出越是像胫骨缺损合并皮肤缺损这样复杂的问题、越是治疗时间长的病,可能越应该在ERAS方面去探讨和改进,线上相比于线下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专注地学习,希望通过这样的讲座,大家可以多多收获。

骨运输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皮肤缺损

讲座第一医院创伤骨科黄雷教授讲解。

黄教授一开始介绍了骨缺损定义,随后黄教授列举出一系列具体胫骨缺损合并皮肤缺损病例,指出年以前的治疗方法只有截肢,随后牵拉成骨技术、带血管骨移植技术等技术的出现慢慢改变了这一现状。由于缺少随机对照研究,循证医学没有提供有力证据表明相关的治疗方案。黄教授从多方面比较了骨运输术、带血管骨移植和Masqulet技术,随后,黄教授详细介绍了Ilizarov方法的基本原则(稳定固定、低能量截骨、逐步牵张、外骨膜成骨)、优点。至于与ERAS的结合,黄教授建议尽早覆盖创面,方法包括清创、外架固定、创面吸引+游离植皮、二期植骨+骨运输等。

最后,黄教授结合几个复杂的案例,展示了不同病例的具体治疗方法,并总结到骨运输是治疗骨缺损有效方法之一,而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治疗所有疾病。

黄教授讲授结束后,医院余斌教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简单介绍了骨缺损修补的细节,最后与黄教授就临床中面临的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二

Masqulet技术治疗骨缺损

第二部分内容由陆军医院骨科谢肇教授讲解。

谢教授首先介绍了Masqulet技术的形成历史,由病例到手术步骤,由术后总结到AO的实验验证,直至诱导膜理念的正式提出,让大家具体地了解了Masqulet技术。Masqulet技术随之逐渐应用于肿瘤性骨缺损、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感染性骨缺损。至于Masqulet技术治疗感染骨缺损,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谢教授随后结合多个实际案例介绍了Masqulet技术在感染骨缺损的应用。但Masqulet技术仍有局限性,即再骨折的发生和大量自体骨的需求,而应对这些问题,由外变内固定、增加钢板以及组织工程技术、新型植骨材料研究等方式也应运而生。

最后,谢教授指出Masqulet技术未来趋势,包括高活性成骨材料的研发、提高诱导膜成骨等生物学性能、与Ilizarov理念的融合等。

谢教授讲授结束后,医院马信龙教授进行了总结,指出骨缺损作为骨科医生需要面对的很复杂的问题,Masqulet技术作为一个治疗方式应该去认真学习,而谢教授提出的未来趋势也是我们值得去考虑的方面。三

新鲜骨化技术(Refreshment)在骨运输对接端的应用

第三医院创伤骨科滕星教授讲解。

滕教授首先介绍了骨运输技术和对接端的概念,随后,为了详细讲好这个题目,滕教授抛出了几个个问题。首先,对接端是否需要手术干预?滕教授结合文献指出最早文献记载不需要手术干预,而当不手术干预进行单纯加压处理时,会出现多种问题比如软组织卡入、皮肤卷入、断端出现纤维软骨帽和对位不良等问题,随着事实不断地验证,我们同时结合ERAS理念,提出“创造’新鲜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的假设,随后滕教授结合病例列举了嵌入软组织处理、修整断端形态、加压(消灭间隙)改善对位等干预措施。涉及到植骨问题,滕教授指出采取的自体骨植骨,松质骨对接多从邻近的髓腔、皮质骨的对接多用钻孔的骨屑。

最后,至于refreshment的手术时机问题,不同医生提出过不同看法,我们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应在牵开端钙化前操作(接触后尽早),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方面的难度。最后,滕教授总结refreshment的提出指的是创造新鲜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骨端应保证血运、消灭间隙、绝对稳定、自体植骨。

滕星教授讲授结束后,医院张伯松教授总结了滕教授的讲授要点,指出处理好骨折端的对位、植骨的应用等讲解细致到位,最后就是否需要观察8周再处理的观点与滕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四

胫骨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畸形的治疗

最后一部分内容由医院创伤骨科杨胜松教授讲解。

杨教授首先介绍了创伤性马蹄足的特点,而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的情况一般是二者同时存在或者骨运输治疗骨缺损后马蹄足出现。前者往往由于忽视小腿三头肌的挛缩和骨筋膜室综合症未及时切开减张;后者是骨运输术治疗骨缺损后出现马蹄足。杨教授随后详细讲解了马蹄足的手术流程、术后处理及康复训练。而骨缺损和马蹄足同时存在时,用骨运输技术时,环形架和单边架各有各的优劣势,杨教授讲解了具体的治疗策略,其中,预防马蹄足(理疗、支具、外架等)、骨缺损和马蹄足、骨缺损(从近端到远端,从远端到近端)的外架选择方式有所差异,除了外架的选择与运用变化,涉及到软组织的处理、踝关节融合的指征,杨教授也简单的进行了讲解。最后,杨教授具体结合实际病例为大家更形象的展示了其治疗方案以及细节处理。

杨教授讲授结束后,医院王陶教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对预防马蹄足的指征、软组织松解等手术在马蹄足治疗中应用等问题与杨教授进行了探讨。

在之后的讨论环节,医院的王陶教授总结观众的问题,吴新宝教授、马信龙教授、黄雷教授、余斌教授、谢肇教授、张伯松教授、杨胜松教授、滕星教授、李庭教授等就“骨运输技术中延长的量化”、“对接端后期软组织缺损的处理”、“Refreshment的应用比例及指征”、“骨搬运与Masqulet技术的选择”、“马蹄足外架负重环的增加与否”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使具体细节等内容更加饱满,各位观众也收获了更多。

最后吴新宝教授进行了总结,吴教授总结到在胫骨缺损这方面,大家从很小的点出发,覆盖到了很大的面,外架的应用是一代又一代医生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外架包含着很多的知识,临床医生不能把外架过于单纯的看作一种技术,我们应该不断深入学习、尊重疾病、尊重技术,同时结合着ERAS理念,造福患者。

此次网络直播学术活动是线上查房讲课后的第十五次线上学术活动,也是精E求精-白求恩·创伤骨科公益行暨创伤骨科ERAS理念及实践推广项目线上系列活动的第十一场。此种形式开创了特殊环境下开展学术交流的新形式,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通过主讲人声情并茂的讲授形式,对于胫骨缺损合并缺损等相关内容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同时,我们将针对此次直播中出现的问题,继续总结经验,并加以改善,并在特殊时期将此活动形式常态化开展。下一期网络直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预告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