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胫骨平台骨折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科冻疮医院         http://occupyperth.org/feidian/2822.html

解剖概要

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为胫骨平台,有两个微凹的凹面,并有内侧或外侧半月板增强凹面,与股骨髁的相对面吻合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胫骨平台是膝的重要负荷结构,一旦发生骨折,使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将产生骨关节炎改变。胫骨平台内外侧分别有内、外侧副韧带附着,当胫骨平台骨折时,常发生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

病因及分类

胫骨平台骨折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占成人骨折的1.9%。高处坠落伤时,足先着地,再向侧方倒下,力的传导由足沿胫骨向上,坠落的加速度使体重的力向下传导,共同作用于膝部,由于侧方倒地产生的扭转力,导致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当暴力直接打击膝内侧或外侧时,使膝关节发生外翻或内翻,导致外侧或内侧平台骨折或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受伤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分型较多。Schatzker分型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型,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六型(图61-36)。

I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关节面塌陷。多发生于年轻人。骨折移位时常有外侧半月板撕裂,或向四周移位或半月板嵌入骨折间隙。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15.0%。

II型:外侧平台劈裂,关节面压缩骨折,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病人。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23.2%。

III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骨折。压缩部分常位于关节中心部分,由于压缩部位大小和压缩程度的不同及外侧半月板损伤情况的不同,这种损伤可以是稳定或不稳定骨折。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14.5%。

IV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这种损伤由中等至高能量暴力致伤,常合并膝关节脱位、血管损伤,因此需仔细检查。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14.5%。

V型:双侧平台骨折,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12.0%。

VI型:双侧平台骨折加胫骨干与干骺端分离,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在X线片上显示为粉碎爆裂骨折,常合并膝部软组织严重损伤、筋膜室综合征和严重神经血管损伤。此型占胫骨平台骨折的20.8%。

临床表现

胫骨平台骨折时,病人出现疼痛,膝关节肿胀和下肢不能负重等症状。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受限,胫骨近端和膝关节局部触痛。检查时应注意骨折部位软组织覆盖情况和神经、血管情况。尽早发现腘动脉的合并损伤极为重要。对于高能量所致的胫骨平台骨折,应仔细检查患肢有否出现静息痛、被动牵拉相关肌肉诱发剧痛、小腿骨筋膜室紧张及足部感觉减弱等体征,预防或及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

正、侧位平片足以诊断骨折。牵引下拍片可以得到骨折形态的清晰图像,并可同时检查膝关节韧带完整与否和骨折复位情况。CT可以了解骨折块移位和关节面塌陷的形态。MRI可清楚地显示损伤的半月板、韧带、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等改变,还能显示骨挫伤,并能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高能量暴力造成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IV.V、VI型骨折)和(或)膝关节脱位可导致血管损伤,故对怀疑血管损伤或存在不能解释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应行血管造影检查。

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韧带的完整性及膝关节活动范围为目的。

1.I型单纯劈裂骨折若无明显移位,采用下肢石膏托固定4~6周。移位明显者,应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或支撑钢板固定(图61-37),以保持关节面的平滑和恢复侧副韧带张力为目的。

2.II型伴有平台塌陷的劈裂骨折,应切开复位,撬起塌陷的骨块,恢复关节面平滑,同时植骨,保持塌陷骨块的复位位置.用松质骨螺钉钢板固定(图61-38)。

3.III型胫骨踝中央的塌陷骨折.由于不是重要负重区,在1cm以内的塌陷,只需用下肢石膏固定4~6周,即可开始功能训练。若骨折块塌陷超过1cm或有膝关节不稳定者,应行手术切开复位,撬起骨折块,在骨折块下植骨,钢板内固定。

4.IV型无移位的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只需石膏固:定4~6周即可进行功能训练。伴有骨折塌陷者,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者,应切开复位,恢复平台的平整及交叉韧带张力,或重建交叉韧带。骨折块复位后遗留的间隙,应植骨充填,钢板内固定。

5.V型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应切开复位,用钢板、螺栓或松质骨螺钉固定。

6.VI型骨折也属不稳定骨折,非手术疗法难以奏效,应采用切开复位,胫骨平台解剖钢板与T形钢板固定(图61-39)。若内固定确实可靠,可在术后早期用持续被动活动仪(CPM)辅助锻炼。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妇产科学急诊常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