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荐读马尾神经沉降征的诊断价值 [复制链接]

1#

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腰椎退变性疾患,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由于缺乏明确的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标准。目前,临床医生只能通过综合多种方法来诊断并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临床常用的腰椎管狭窄影像学测量方法——硬膜囊横截面积(duralsaccross-sectionalarea,DSCA)。而在临床应用中,DSCA的测量需要专业软件,且门诊患者就诊时往往携带MRI的胶片,由于存在图片缩放比例的问题,很难通过测量胶片进行定量测量诊断,不如马尾沉降征的观察更加方便和快捷。

马尾神经沉降征(Nerverootsedimentationsign)是年由Barz等最先提出的一项直观判断中央椎管狭窄的方法。他们将马尾神经在MRI图像横断面上的形态分为两类(二分类法):正常情况下马尾神经悬浮于脑脊液中,仰卧位时神经束由于重力因素沉降到椎管背侧(沉降征阴性);如果仰卧位时马尾仍然悬浮于硬膜囊内,则定义为沉降征阳性。

图示:左侧为马尾神经沉降征阴性,右侧为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

图示:马尾神经沉降征。左侧为阴性,右侧为阳性

图示:马尾神经沉降征。a为阴性,b为阳性

马尾神经沉降征的Schizas分型

图示:基于磁共振横断面T2图像上马尾神经束分布形态的Schizas分型。

A1型:马尾神经束均位于硬膜囊背侧,但占据硬膜囊面积小于1/2;A2型:马尾神经束位于硬膜囊背侧,呈马蹄样分布;A3型:马尾神经束位于硬膜囊背侧,且占据硬膜囊面积大于1/2;A4型:马尾神经束位于硬膜囊中间,且占据其大部分面积;B型:马尾占据硬膜囊所有而积,但仍可见神经的束状结构;C型:硬膜囊内为均一的灰色信号,尤法分辨脑脊液和神经束,硬膜囊背侧椎管间隙内仍可见脂肪信号;D型:硬膜囊内位均一的灰色信号,背侧无脂肪信号。

马尾神经沉降征的陈佳分型

图示:马尾沉降征的陈佳分型

阴性:马尾神经束主要位于硬膜囊背侧,其分布面积小于椎管的1/2;a型:马尾神经束占据硬膜囊面积大于1/2;b型:马尾占据硬膜囊所有面积,但仍可见神经的束状结构;c型:硬膜囊内为均一的灰色信号,无法分辨脑脊液和神经束。

既往研究发现,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与中央椎管狭窄存在明显相关性,而狭窄平面硬膜外压力增高是神经悬浮于椎管内而呈现沉降征阳性的主要原因。Barz等发现中央椎管狭窄的患者中,马尾沉降征阳性率高达94%,而无椎管狭窄症状的腰痛患者中,其发生率几乎为零。对于中央腰椎管狭窄患者未出现马尾神经神经征可能是由于狭窄水平的神经根被栓系所致。

因此,马尾神经沉降征可以作为区分单纯腰痛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特征性指标。马尾沉降征阴性者多为单纯腰痛,一般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而马尾沉降征阳性表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椎管狭窄,保守治疗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疗效而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另外,马尾沉降征可以作为椎管狭窄患者是否手术的重要筛选指标。马尾沉降征阳性并不代表患者一定需要减压手术;但马尾沉降征阴性的手术患者需要再次确认症状是否由其他原因引起(如周同神经病变等),要接受进一步检查,例如椎间盘造影术、肌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和CT检查等。

图示:MRI提示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患者。左侧图:L3/4椎管绝对狭窄(患者女性,84岁,平板运动试验25m)。中间图:L3/4水平最窄处的椎管横截面积小于50平方毫米。右侧图:L3/4以上水平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

但也有人质疑,马尾神经沉降征的有效性。最近一项小样本回顾性研究发现,马尾神经沉降征并不能从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中鉴别出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症(敏感性77.1%,特异性47.0%),作者认为马尾神经沉降征不能用于辅助诊断腰椎管狭窄症。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明确马尾沉降征的有效性。

(完)

投稿邮箱:gujinzw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