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考点
1.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的解剖概要、病因、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2.脊柱、脊髓损伤和骨盆、髋臼骨折的病因、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知识点: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
①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②肱骨髁内、前方,有肱动脉、正中神经经过;在肱骨髁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桡神经,均可因肱骨髁上骨折侧方移位而受到损伤
好发
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分型
伸直型(97%,第九版外科学修改)
屈曲型
机制
跌倒时手掌着地,身体前倾→剪式应力→近折端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如有侧方暴力可有尺桡侧移位
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屈曲位,肘后方着地,暴力传导至肱骨下端导致骨折→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
临床表现
①肘部疼痛、肿胀、皮下淤斑,肘部后突半屈位。②查体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肘前方可扪及骨折断端,肘后三角关系①正常。③肘部正侧位片
①局部肿胀,疼痛,肘后凸起,皮下瘀斑。②查体肘上方压痛,后方可扪及骨折端。③肘部正侧位片
合并症
损伤肱动脉→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②;损伤正中神经→“猿手”畸形
肘后软组织少,可形成开放骨折,较少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治疗
①手法复位外固定。②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小的开放伤口;神经血管损伤。③康复治疗。抬高患肢,早期进行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有利于减轻水肿,4~6周后可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④儿童期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桡侧或尺侧移位未纠正或合并骨骺损伤易出现肘内、外翻畸形,因此,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
知识点:前臂双骨折
解剖
前臂骨由尺骨及桡骨组成。尺骨近端的鹰嘴窝与肱骨滑车构成肱尺关节。桡骨小
头与肱骨小头构成肱桡关节。尺桡骨近端相互构成尺桡上关节。尺骨下端为尺骨小头,借助三角软骨与腕骨近侧列形成关节。桡骨远端与尺骨小头一起与近侧列腕骨形成桡腕关节。桡尺骨下端又相互构成下尺桡关节。尺桡骨之间由坚韧的骨间膜相连。
病因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扭转暴力引起
临床表现
①前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②查体可发现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③X线检查应包括肘关节或腕关节,可发现骨折的准确部位、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以及是否合并有桡骨头脱位或尺骨小头脱位。④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称为孟氏(Monteggia)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称为盖氏(Galeazzi)骨折(NB)
治疗
①手法复位外固定。良好对位、对线,特别注意防止畸形和旋转。②切开要位内固定。手术指征:手法复位失败;受伤时间较短、伤口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肌腿损伤;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陈旧骨折畸形愈合。③康复治疗
知识点:桡骨远端骨折
解剖
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桡骨远端关节面呈由背侧向掌侧、由桡侧向尺侧的凹面,分别形成掌倾角(10°~15°)和尺倾角(20°~25°)
桡骨茎突尺侧与尺骨小头桡侧构成尺桡下关节,与尺桡上关节一起,构成前臂旋
转活动的解剖学基础。尺、桡骨远端共同与腕骨近侧形成腕关节
分型
伸直型
屈曲型
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别称
Colles骨折
Smith或反Colles骨折
Barton骨折
原因
腕关节背伸、前臂旋前时手掌着地
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
(NB)
腕背伸、前臂旋前位跌倒,手掌着地或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NA)
一般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查体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
X线
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掌侧移位→正面“刺刀样”畸形、侧面“银叉样”畸形
骨折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
背侧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可呈“银叉样”畸形
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失败或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原则同左
原则同左
后台回复“”即可免费领取唐子益亲编西综各科复习计划表
祝大家考研成功!
唐子益21考研交流Q群:
加群口令
--------------------------------------------------
微博:
西医考研唐子益
知乎:西医考研唐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