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近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商冠宁教授团队为股骨远端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患者成功实施供区保留骨骺的腓骨自体骨移植生物重建股骨远端巨大骨缺损,并完成了半年的术后随访,取得满意效果。查新结果显示该手术技术的应用尚属于国际首例。
患者张某某,男,14岁,左股部肿痛影响活动就诊,医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股骨下端巨大肿瘤,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辗转就医于商冠宁教授,经过详细的询问病情、查体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考虑为左股骨远端侵袭性骨肿瘤,穿刺病理结果提示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侵袭性骨肿瘤,扩大刮除术是治疗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常用方法。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技术挑战。四肢长骨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水泥填充等方法。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适应症、潜在风险和并发症各不相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及生长发育特点,结合肿瘤病灶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商冠宁教授最终决定使用供区保留骨骺的近端腓骨移植进行自体骨生物重建修复骨缺损。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骨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商冠宁教授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刘斌教授对于手术方案及修复重建方式进行充分医工结合技术交流,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自体骨生物重建解剖学、生物力学模拟匹配,精准化模拟手术计划。与沈阳市东亚骨科研究所共同完成3D打印模型以及精准化截骨导板设计,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流程。术中,商冠宁教授依据手术计划完全显露肿瘤,根据3D打印截骨导板精准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在充分刮除肿瘤后,切取对侧腓骨,在距离腓骨骨骺17cm处截断,保留供区骨骺。将腓骨倒置骨干端插入股骨骨髓腔,腓骨干骺端与股骨干骺端充分接触并用螺钉进行内固定,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六周复查移植自体骨愈合良好,供区腓骨再生确切,患者可负重行走。经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检索,此类手术技术在国际上尚未报道。
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
1、腓骨供区干骺端与股骨受区干骺端结合可增加植骨区域接触面积,有利于促进骨愈合;
2、干骺端的松质骨有利于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3、保留腓骨骨端使上胫腓关节得以保留,有效的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4:骨膜下腓骨取骨术保留了供区腓骨的骨膜促进供区腓骨再生,使自体骨移植的供区损伤降到最低,有利于供区骨性结构重建功能恢复。
术前
手术计划
术中
术后
查新报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