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行徒手肌力测定应注意以下事项但不包括A正确的测定姿势B避免疲劳C注意适用范围D应配合其他功能评定,如评定前的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必要的步态分析等E抗阻检查时如果出现剧烈疼痛,可继续完成检查徒手肌力测定,在评定过程中患者不应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在抗阻检查采用制动试验时,阻力应徐徐增加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和疼痛迹象,一旦发生,应立即中止继续增加阻力。2、下列有关咽喉的叙述错误的是A咽可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与食管相连,人全长约12~14cmB喉咽部有环咽肌环绕,前方为喉C若有异物进入咽部,可因咽肌收缩而阻止其下行,并诱发呕吐反射,吐出异物D发音时咽腔可改变形状,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悦耳,其中声带的作用尤为重要E喉相当于第4~6颈椎的高度,女性喉较男性者高,小儿喉较成人为高发音时咽腔可改变形状而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悦耳,其中软腭的作用尤为重要。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确诊方法是A胃酸定量测定B上消化道X线检查C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D超声波检查E细菌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确诊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4、神经系统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是A神经细胞B神经干C反射弧D神经终末装置E神经丛神经系统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包括5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5、肌的辅助装置不包括A浅筋膜B深筋膜C关节盘D腱鞘E滑液囊肌的辅助装置包括:①筋膜,分为浅、深两层。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深筋膜又称为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②腱鞘。③滑液囊。支持带也属于肌肉组织的辅助结构。C项,关节盘属于关节的附属结构。6、血管系统的失健现象,表现为安静状态下A心率加快,每搏量增大,亚极量运动时以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输出量B心率减慢,每搏量增大,亚极量运动时以增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C心率减慢,每搏量减小,亚极量运动时以增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D心率增快,每搏量减少,亚极量运动时以增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E心输出量明显减小任何人减少运动或卧床休息超过2~4周以上,均不可避免地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失健现象,表现为安静心率增快,每搏量减少,心肌收缩做功效降低,从而使亚极量不以增高每博量,而是以增快心率来保证运动中足够的心输出量。7、关于窗技术,错误的叙是A加大窗宽图像的层次增多,组织对比减少B窗位的高低影响图像的亮度C窗位为窗的中心位置D窗宽是指图像上16个灰阶所包括的CT值范围E窗宽的大小不会影响图像的对比度窗宽的大小直接影响图像的对比度,加大窗宽图像的层次增多,组织对比减少,缩窄窗宽图像层次减少,对比增加8、以下哪类疾病的患者较少出现震颤这一症状A帕金森病B老年动脉硬化C慢病肝病D甲状腺功能亢进E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老年动脉硬化、慢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9、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肩部被动活动,手术切口引流条没有撤除前外展不超过A35°B40°C45°D50°E55正确答案: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即应使术侧肩置于功能位,第1~2天即可开始肩的被动活动,手术切口引流条没有撤除前必须将外展限制于45°以内,以后逐步增加。10、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腰背疼痛B晨僵C腰椎活动受限D指间关节畸形E胸廓活动度减小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包括:①疼痛,典型的症状是腰背疼痛、晨僵、腰椎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小。②脊柱曲度变化;③关节外表现,如眼葡萄膜炎、结膜炎、肺上叶纤维化、升主动脉瓣病变以及心传导系统受累等11、下列不属于康复医学主要内容的是A康复基础学B康复机能评定C社区康复D康复治疗学E临床诊断学【解析康复医学主要的内容包括康复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康复临床学、康复治疗学和社区康复,也有将康复护理列入基本内容。故E项错误。12、胸骨角两侧平对A第1肋软骨B第3肋软骨C第2肋软骨D第4肋软骨E第5肋软骨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的标志13、中年男性,诊断乙型肝炎后,予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症状消失,再次做HBV抗原抗体系列检查,结果如下:抗HBs(+),IgG型抗HBc(-)HBeAg(-)HBsAg(-)请解释此结果最符合A体内已有免疫力B体内HBV停止复制C体内HBV仍在复制D痊愈,HBV停止复制E痊愈,已有免疫力患者抗HBs(+),IgG型抗HBc(-)HBeAg(-)HBsAg(-)说明感染过HBV现已恢复,且对HBV有一定的免疫力。4、肩关节最易发生哪个方向的脱位A前脱位B后脱位C上脱位D下脱位E后下方脱位肩关节根据不稳定的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和下脱位等,其中前脱位约占肩关节脱位的95%以上。5、下列不是桡骨远端骨折(柯雷氏骨折)特点的是A腕关节下垂B“餐叉畸形C枪刺刀畸形D手移向桡侧E手移向尺侧正确答案:E解析: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非常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多发群体老年妇女就诊科室骨科病因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由R.Smith在年首次描述。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由J.R.Barton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临床表现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屈曲型骨折畸形与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经有无损伤。检查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片可清楚显示骨折及其类型。伸直型者桡骨骨折远向背桡侧移位,关节面掌侧及尺侧倾斜角度变小、消失,甚至反向倾斜。骨远骨折端与近侧相嵌插,有的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下尺烧关节分离。屈曲型骨折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对轻微外力致伤的老年患者应做骨密度检查,以了解骨质疏松情况。鉴别诊断1.桡骨颈骨折并不多见,常与烧骨头骨折伴发,亦可单发2.桡骨头骨折 是常见的部损伤,占全身骨折的0.8%,约有3患者合并关节其他部位损仿。烧骨小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如果有移位,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解剖位置,早期活动,以恢复肘关节伸屈和前旋转功能。3.桡骨干骨折
单独桡骨干骨折,仅占前臂骨折总数的2%,以青壮年人居多。并发症
1.正中神经损仿;迟发性伸拇肌建断裂;骨折不愈合等。
2.感染:主要见于开放性骨折。与受伤后创口暴落时间长、清创不彻底及软组织损伤严重有关。治疗
1.无移位的骨折
用石四头带或小夹板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曲型骨折多可手法复位成功。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保持关节掌屈及尺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屈曲型兮折纵向牵引后复位方向相反,复位后,关节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外,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3.粉碎性骨折
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如巴尔通骨折),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形钢板内固定。4.合并症处理
得折踏形连接导致功能障碣者,应手术纠正形及内固定。下尺桡关节脱位影响前旋转者,可切除尺骨小头。合并正中神经损伤,观察3个月不恢复者,应探查松解神经,并修平突出的骨端。迟发性伸拇肌断裂者,应去除骨、修复肌。骨质疏松者应给予相应治疗,以防止其他严重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合并症的发生。5.功能锻炼
骨折固定期间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动锻炼。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肩关节僵硬。预后
一般病例预后较好,少数损伤较重、且治疗不当而引起骨骺早期闭合者,数年后可出现尺骨长、概骨短,手腕桡偏的曼德隆样畸形。此种踦形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可行尺骨茎突切除术矫正。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