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骨骼结构,是学习骨质疏松知识的前提。骨头,不光有好看的皮囊,还有有趣的灵魂。让我们由外向内,细说骨头的点滴事。
一、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由外往里看骨头,骨主要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和神经纤维穿过骨头坚硬外层上的小通道进入疏松的内部,起营养骨质的作用。同时,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能增生骨层,使受损的骨组织愈合。骨质:骨质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密质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松质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骨髓:骨中央是骨髓腔,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二、骨骼里有哪些细胞?
骨组织的细胞成分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里主要说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对欢喜冤家。
1、成骨细胞:当骨生长和再生时,成骨细胞在骨组织表面排列成规则的一层,并向周围分泌基质和纤维,将自身包埋于其中,形成类骨质,有骨盐沉积后则变为骨组织,成骨细胞则成熟为骨细胞。
成骨细胞:人体骨骼的“建筑工”
2、破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数量远比成骨细胞少。多位于骨组织被吸收部位所形成的陷窝内。破骨细胞可向其中释放多种蛋白酶、碳酸酐酶和乳酸等,溶解骨组织,产生吸收隧腔,这些隧腔随即被成骨细胞分泌的基质充填闭合。
破骨细胞:人体骨骼的“清洁工”
在正常的骨代谢过程中,破骨细胞吸收旧骨,在原部位形成一个骨吸收陷窝,然后成骨细胞发挥成骨作用,在陷窝内形成新骨,将陷窝填平,从而保证骨骼的完整,这种骨吸收和骨形成维持着骨重建的正常进行。
破骨细胞清除旧的骨,成骨细胞产生新的骨
三、骨的新陈代谢
在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状况的改变,骨骼的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成长期大约在20岁之前,此时成骨细胞多于破骨细胞,骨骼成长,骨密度增强;成熟期在30岁左右,骨密度达到峰值,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数量持平,成骨作用与破骨作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衰老期时,破骨细胞多于成骨细胞,骨骼中的钙质大量流失,骨密度快速下降。
影响骨生长和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基因、激素、营养和锻炼,这些都是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和/或成骨细胞的活性,来实现对骨的影响。当破骨的活力持续地高于成骨的活力,就会出现骨的流失;当骨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骨质疏松就发生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