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技访谈杜昶人工骨替代天然骨你ldqu [复制链接]

1#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www.paisufa.com/

本期科技访谈邀请到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杜昶教授。杜昶教授长期致力于前沿仿生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项目。参与承担国家计划、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项目。

众所周知,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行业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五年,中国生物医药的产值将以不低于15%的速度蓬勃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10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可见,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人体骨骼的修复技术,在临床上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传统的修复技术,是把金属基材的修复材料植入到人体中。这种做法最大的缺点,就是金属没有生物活性,植入人体之后,会产生一定的排异反应,并且具有有限的使用寿命,一旦植入,就面临着再次替换的必然性。而使用仿生材料与原有传统人工骨材料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仿生性能。它仿照人类的骨头生成的机理,使得修复后的骨头和人体自身的骨头完全一样,不会在体内留下植入物。这项技术的成熟及产业化,无疑将带来生物医药行业的巨大变革。

那这场变革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国内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国内市场规模如何?应用前景怎样?本期科技访谈对话,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公司董事、力华投资总经理陈粤与杜昶老师,给您解析仿生骨材料如何替代天然骨,如何在人类的康复事业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访谈嘉宾

杜昶:男,年4月生,籍贯山东,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矿化,仿生材料,组织工程。

主要业绩:建立釉原蛋白分级自组装模型,揭示牙釉生物矿化机理,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在Science,并被其“学科展望”栏目进行了专题评论。致力于硬组织和软组织修复的仿生材料研究,在生物材料领域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受理发明专利7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获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获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有突出贡献的陶瓷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访谈正文

陈粤:杜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现在做的研究的产业化的方向吧。

杜昶:好的。那我先讲讲我自己的科研吧。我的一个研究方向是关于天然组织的生物矿化,主要研究天然生物硬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实际上,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我是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天然骨组织。后来在国外做博士后期间,我主要研究的是牙釉质。牙釉质是牙齿最表面的一层白色半透明的钙化程度最高的坚硬组织,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即便是人体最硬的组织,它的形成也是一个发育的过程。

也就是说,从最开始的比较软的状态,到最后比较硬的状态,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里涉及到很多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中,有一种蛋白对矿物质有调控的作用。那么,蛋白怎样调控这个过程,最后形成特定的结构,造就牙釉质特定的性能——既有强度,又有一定的韧性。牙釉质里面有很复杂的结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陶瓷材料,与人工制备的陶瓷材料的结构并不一样。

牙釉质的显微镜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研究,就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