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个经常出现在表情包的小可爱,居然连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水獭是一类非常成功的中等体型捕食者,除了南极洲和大洋洲之外,在其他大洲都有分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动物园,大家一般很难有机会亲眼见到。而作为一名研究野生动物的科研工作者,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水獭……

出品:格致论道讲坛

以下内容为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张璐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张璐,来自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我是一名研究野生动物的科研工作者,水獭是我目前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的,这个动物叫做水獭(tǎ),它不是“水濑”,也不是“水懒”。

“獭”这个字在公元前年的《淮南子》一书中就已经有记载,所以这个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且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指的是同一种动物。

其他的一些古书上也有关于水獭的记载,比如它们的分布、行为习性,还有利用价值。在公元前50年的《礼记》、公元年的《埤雅》中,均有水獭行为的相关记载,关于水獭渔业的记录在公元年的《朝野佥载》一书中也能看到。

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对水獭的认识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到了现代,水獭似乎远离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我想问大家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水獭外形的。我们来做个试验,大家觉得下图中哪一个是水獭呢?

正确答案是B。A是河狸,C是海狸鼠,D是北美水貂,E是巨蜥。巨蜥就不多说了,跟水獭的差异确实有点大。海狸鼠跟北美水貂都不是原产于我国的动物,所以大家一般在野外是见不到它们的,但很多人可能会把河狸跟水獭给搞混了。

我们国家的河狸只分布在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河狸是啮齿目动物,门牙非常发达,会啃树,是吃素的动物。而水獭是食肉目动物,有非常尖而强大的犬齿。

另外,河狸和水獭在水里游的时候不太好区分,但是如果能够看到它们的尾巴,就很好分辨了。河狸的尾巴非常的特殊,是扁扁的、桨状的尾巴,水獭的尾巴是又圆又长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水獭习性的。大家觉得在游泳、啃树、吃鱼、筑坝、爬树中,哪些是水獭的习性呢?

这是个多选题,只要不选啃树和筑坝,就都是对的。希望大家能记住,啃树和筑坝都是河狸的习性,不是水獭的习性。

这两个问题,来自我在年做过的一次问卷调查。当时我们收集了将近份问卷,两个问题都回答正确的人只有30%。甚至从事野生动物相关行业的人跟一般公众的正确率也没有什么差异。所以当时我们觉得,大家对于水獭的认识实在是非常的有限。

言归正传,我们说的水獭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类动物。它们属于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和各种鼬、獾、貂是亲戚,长得比较类似,都是细长的一条。

▲欧亚水獭、秘鲁水獭、江獭;

智利水獭、毛鼻水獭;

巨獭、北美水獭;

斑颈水獭、非洲小爪水獭;

长尾水獭、刚果小爪水獭;

亚洲小爪水獭、海獭

全世界总共有13种水獭,外形、习性都比较相似,但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在细节上是有所不同的。

水獭是一类非常成功的中等体型捕食者,除了南极洲和大洋洲之外,在其他大洲都有分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动物园,大家一般很难有机会亲眼见到水獭。不过网上水獭相关的一些视频、图片,表情包还是非常多的。

例如这个非常著名的网红——海獭。它其实是水獭家族中最重的一种,成年海獭能够长到差不多90斤,它们终身生活在海上,几乎不上岸。海獭睡觉的时候喜欢牵着小手,这个不是在卖萌,只是为了防止自己一觉醒来,不知道被海流冲到哪里去了。所以它需要找个同伴,或者是拿巨藻等海藻把自己缠一下,然后固定在那儿。

海獭也会花大量的时间理毛,就是我们看到的海獭“搓脸”的表情包。因为它需要保持毛发的蓬松,使毛发间充满空气,就能更好地保暖。海獭有着所有哺乳动物中最浓密的毛发,所以不同于其他依靠皮下脂肪保暖的海兽,它们是依靠毛皮保暖的。

正因为海獭毛皮非常优越的保暖性能,从18世纪开始,它们就被大量捕杀,海獭种群一度达到非常濒危的程度。当然,现在海獭是受保护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地恢复。

生活在中国的水獭

已完成:30%//////////

那我们国家有没有水獭呢?

▲上: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

下:江獭(?EdBrown)

当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种,是三种,包括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以及江獭。

▲?韩雪松

这三种水獭在我们国家的分布大致是这样的:欧亚水獭分布比较广,在我国的中部、南部、东北部以及新疆最北部都是有分布的;小爪水獭分布在南方的几个省;而江獭只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的边境上有分布。

这三种水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体型。小爪水獭比较小,大概跟家猫差不多大,欧亚水獭和江獭比较大一点,成年个体最大能长到20斤。

它们的头型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欧亚水獭,脑袋又扁又长。相比之下,小爪水獭的脑袋就会显得更圆、更短一些,所以看起来会更可爱一些。江獭的头型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

欧亚水獭鼻垫的形状也是非常特别的,鼻垫中间上下都有一个明显的突起,呈现“W”形和“M”形,这是它的一个鉴别体征。

欧亚水獭的爪子比较强壮,爪尖也是比较明显的,脚印上能够明显看到爪尖,而另外两种水獭的爪子比较小,爪尖不明显。

▲欧亚水獭(?韩雪松)

另外,在生活习性上,欧亚水獭是独居动物,成年的个体只在繁殖期可能一起活动,其他时候如果见到多只个体在一起,一般是妈妈带着小崽。

▲小爪水獭(?ClydeNishimura)

江獭和小爪水獭则是群居的,一般是一对水獭夫妇带着几个孩子,多的可能有十几只,形成大家庭一起生活。

▲江獭

比如在新加坡,江獭家族之间为了争夺领地,还发生过群殴事件。

为什么要研究水獭

已完成:60%//////////

我想,大家现在对水獭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了。接下来就聊聊我为什么研究水獭。

▲?DenverZoo

我在年入职中山大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研究水獭。之所以选择水獭,当然是因为它长得萌啊!这是个看脸的世界嘛,对吧?

开个玩笑。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水獭濒危;第二个是水獭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我们收集的过去年间水獭在中国的分布变迁图,每一张图的时间跨度都是一个百年,图上深绿色的区域就表示那个时间段有水獭分布。我们发现,从年到年,水獭在中国的分布面积至少没有发生明显的缩减,这说明水獭很好地适应了那时的环境以及人的干扰,在中国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中部和南部地区。

但在年之后,我们能够确认的水獭分布点就只剩57个了。其中有50个是欧亚水獭的,3个是小爪水獭的,还有另外4个点物种不能确定。

我们拿50个欧亚水獭的分布点做了潜在栖息地的模型预测,发现水獭的潜在栖息地(图上的蓝色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以及东北地区。而历史上有大量水獭分布的东南部地区,目前只剩下零星斑块了。

▲LiChen,

水獭分布为什么会减少这么多呢?这个表显示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平均每年各省收购水獭毛皮的数量,那个时候收购还是合法的。

在50年代,各省每年收购水獭皮数在几百张、几千张甚至上万张不等。然后到了80年代,收购数量变成了几十张,最多也就是几百张。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段时间内水獭的种群数量下降得非常的厉害。

▲?中国产经新闻报

还有一个原因是水污染。农业废水、工业废水还有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各大江河湖海的水质恶化,这不仅造成了鱼类的死亡,减少了水獭的食物来源,还导致一些污染物像多氯联苯在水獭体内富集,直接影响它们的健康和寿命。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国内少有的几个关于水獭种群数量的研究均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间,水獭的种群数量下降超过90%,并且在年之后,再也没有确切的江獭的记录了。所以从年开始,水獭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以上就是水獭濒危的情况。研究水獭的另一个原因是水獭重要。那重要体现在哪儿呢?体现在水獭吃什么上。

▲?韩雪松

水獭主要是吃鱼的,像图上这种高原鳅,对于水獭来说那就是一口一个的小点心。

▲?fisherynatio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