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呵护您的骨骼,拒绝骨质疏松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覃女士,今年52岁,平时身体挺好。一周前,她在家里不小心滑了一下,臀部着地,一时感觉腰部疼痛难忍,医院,拍了X线平片,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医生说,这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经过DXA骨密度检查,明确诊断“严重骨质疏松”。

覃女士儿子很困惑:我母亲坚持补钙十年多了,为什么还会严重骨质疏松呢?防治骨质疏松就是补钙吗?今天,海医院骨科专家与大家聊一聊骨质疏松的防治问题。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医学界称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静悄悄的流行病,因此有人命名为“寂静的杀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估计年我国骨松患者达2.86亿,年达5.3亿。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症及由此引发的骨折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脊柱骨折会造成背部疼痛,身高变矮和驼背等。而腕部的踝部骨折也会因疼痛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髋部骨折更为严重,多数需要住院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行DXA检查时才发现骨密度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腰背酸痛或全身疼痛,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身高变矮和驼背。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即使是遇上轻微的外力,也可引起骨折,如跌倒或从事其他日常活动就能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发病原因

1.骨吸收因素

活性维生素D缺乏和甲状旁腺素增高,导致肠钙吸收减少,骨转换率加速导致骨丢失。女性更年期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丢失加速。细胞因子表达紊乱,而护骨素减少,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

2.骨形成因素

青春发育期是人体骨量增加最快的时期,约30岁左右达到峰值骨量(PBM)。PBM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与种族、骨折家族史、瘦高身材等临床表象,以及发育、营养和生活方式等相关联。性成熟障碍导致PBM降低,成年后发生OP可能性增加,发病年龄提前。所以我们说,OP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事哦!而老年性OP的重要发病原因骨重建功能衰退。

3.骨质量下降

骨质量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包括骨的几何形态、矿化程度、微损伤积累、骨矿物质与骨基质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等,骨质量下降导致骨脆性和骨折风险增高。

4.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OP和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高龄、吸烟、制动、体力活动过少、酗酒、跌倒、长期卧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光照减少、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和肌肉功能减退是老年性OP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1.中老年人、孕妇及乳母、更年期妇女、运动员;

2.钙的摄取量少,不常晒太阳、维生素D摄取不足;

3.大量摄取咖啡、茶,节食减肥、嗜烟、酗酒者;

4.运动量少、长期卧床的人;

5.40岁以前停经.卵巢、子宫、胃或小肠切除者;

6.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止痛药等治疗者;

7.患肾病或肝病、糖尿病、高血钙、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过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血液病及某些癌症患者等。

患了骨质疏松症,该注意些什么?

1.饮食治疗:低盐、适量的蛋白质和富含钙的膳食,(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类食品、深绿叶菜等),摄人足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

2.坚持适量的运动,尤其是户外活动,增加骨强度。

3.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二膦酸盐类的药物、活性维生素D3、钙片、雌激素、降钙素等)。

4.建立安全的家居环境,避免发生骨折,浴室地面防滑,避免过度弯腰或长时间弯腰工作。

骨质疏松症诊治的三个误区

1.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时机较迟

大多数骨质疏松症往往在骨折之后才被识别出来。但是,这时骨折已经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寿命。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在年轻时期及早开始,而不是等到已经出现跌倒骨折等意外之后再进行治疗。

2.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不大严谨

由于骨松患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骨密度检测筛查出骨松患者是早期进行治疗的关键。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仪器众多:有SXA(单能X线)、定量骨超声、QCT、外周QCT、DXA(双能X线)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出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有时差异非常显著,目前国内临床指南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XA测量的骨密度结果。因此,如果患者是基于DXA之外的其它检测方法诊断的“骨质疏松症”,那还是不够严谨的,还需要再行DXA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3.没有进行规范化治疗

很多患者即使已经知道自己得了骨质疏松,也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往往治疗几个月后就自行停药了,或者认为只要简单地补补钙片就可以了。其实补钙只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基本环节,骨松患者仅仅补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但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还要在补钙及维生素D基础上联合其它的抗骨松药物。抗骨松药物种类繁多,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刺激剂等,不同的治疗药物有着不同的使用疗程。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专业医生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怎样保护您的骨骼?

1.补充足够的钙。年轻时,摄入足够量的钙,帮助构建强健骨骼,保持日后骨骼健康。若你需要摄入钙剂,请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您的钙剂。

2.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机体需要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才能很好吸收钙。您可以吃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比如鸡蛋黄、肝脏、强化奶等。还可在做好防晒的同时,让皮肤多接触阳光,这样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维生素。

3.其他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一个均衡的饮食离不开益于健康的水果和蔬菜。超高含量的蛋白质、盐或咖啡因会引发机体骨质流失。

4.锻炼。俗话说,活动筋骨强健骨骼。对于那些喜欢长期卧床或不爱锻炼身体的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

5.吸烟和饮酒。请不要吸烟和过度饮酒。

6.跌倒。许多人跌倒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损伤,所以防止跌倒很重要。

7.每年体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和骨密度的检测。

总之,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即使已经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也可以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因此,大家需要树立骨骼健康意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