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足球还能治疗糖尿病再也不怕骨质疏松了 [复制链接]

1#

近日有研究结果显示,足球成为了最合适治疗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即便患者年事已高,但进行简单的足球基础运动,依然对增强身体素质,改善骨密度降低带来的骨质疏松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二型糖尿病患者容易患骨质疏松

足球在欧洲是非常火爆的运动,因为其规则简单,参与门槛较低,同时还有着一定的社交作用,这使得它广受欢迎。另一方面,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和存在患病风险的人群因为骨髓含量降低,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受到一点点的冲击都很有可能导致骨折,这非常危险。同时,高龄人群因为骨密度的降低,也很有可能导致骨折,似乎与这项运动是完全不搭边的。

但位于丹麦的南丹麦大学和费罗群岛的共同研究组近日却发表了一项令人感到吃惊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足球运动对于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加强骨骼力度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可以很好地抑制跌倒和骨折的风险。职业足球比赛给人们的印象是激烈的,容易受伤的。但在业余比赛中,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踢“养生球”,强度甚至类似有氧的跑步运动,又不失趣味性,这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以使得骨骼更加强劲有力,骨密度也能够得到提升。这么看来,足球是非常合适的一种选择。

足球可以治疗二型糖尿病

“足球是激烈对抗的运动,这是人们的一般印象。但只要稍加小心,并且把握好度,这会成为一种养生运动。”南丹麦大学运动健康系的克拉斯特拉普教授如此表示,“足球可以锻炼人们的耐力和运动强度,这对于二型糖尿病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运动疗法。”

足球在欧洲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老少皆宜。但这次的研究为了能够具备说服力,选择了很多并不具备运动经验的人群,他们的身体条件较差,平均体力和体质方面都不是很理想。“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大多数表示能够持续参加足球运动感到十分开心,通过运动,自己的身体感觉愈发灵活自如。如果能够有一个好的运动环境,自己愿意持续参加体育锻炼。”

16周,足球改变骨骼

总共有50名志愿者,男女各25人。年龄分布在55~70岁,缺乏体育锻炼基础,是潜在的糖尿病高发人群和肥胖人群。大约有3/4的志愿者存在骨骼较脆弱,骨质疏松的风险。

通过特定的指导,在16周的时间过后,这些志愿者的体检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已经养成了在运动之前做好热身的良好习惯,并且自动组成小分队,在并不十分宽敞的球场里进行射门、传球的练习。研究者并不要求他们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也不会让他们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在试验开始之前,通过DX法对志愿者们的骨骼状态进行检查发现,有73%的人存在大腿骨减少症,24%的人有大腿骨骨质疏松的症状存在。志愿者们除了合理参加运动,还搭配食疗。在此期间,运动量有所提升,达到了循序渐进的程度。16周的实验结束之后,大部分人的骨骼中矿物质平均上涨了32%,血液中骨钙蛋白的含量也大幅度提升,可以说这次试验是非常成功的。就连研究人员自己也没有想到足球运动竟然会对治疗糖尿病有着这般效果。

具体研究成果发表在医学杂志《ScandinavianJournalofMedicine》和《ScienceinSports》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