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受欢迎的北方菜肴,酱大骨,以其浓郁的酱香、肉质酥烂易脱骨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餐桌上的食客喜爱。尽管看似繁复,但实际上,制作酱大骨就像儿童玩家家骨牌游戏一样简单易学。即使是炊事新手,只要按照指导,也能完美复刻这道美味。
主料约1公斤的猪大骨,最好选用筒骨或脊骨等肉质较丰富的部分。
2.调料适量的老抽和生抽用以调色增味,料酒用于去腥增香,几块拍散的生姜,切段备用的大葱,若干八角、桂皮、香叶和花椒等炖煮香料,一小把冰糖提鲜上色,适量的食盐用于调味,足够炖煮所需的清水。
下面是制作酱大骨的步骤
第一步,将猪大骨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冷水,大火烧开后继续煮5-10分钟,然后捞出洗净浮沫、沥干水分备用。这一步是为了去除骨头中的血水和杂质,称为焯水。
第二步,加入少量食用油的炒锅中,小火下慢慢熬化冰糖至呈现红色糖浆状态。这个过程被称为炒糖色,是赋予酱大骨诱人色泽的关键步骤。
第三步,迅速将沥干水分的大骨放入锅中,煎至两面微黄并均匀粘裹上糖色。加入姜片和葱段一起爆炒,使骨肉充分吸收香气。接着加入适量的料酒,利用酒精挥发带走肉中的腥气。随后加入老抽和生抽,快速翻炒均匀,使骨肉着色。
第四步,加足够的清水,水量要没过大骨,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香料包。大火烧沸后转中小火慢炖。等待耐心,炖煮约1.5-2小时的时间,期间需注意观察水量,避免煮干,可以适时补充热水,保持汤汁覆盖住骨头。
第五步,当骨肉变得软糯,易脱骨时,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食盐进行调味。接着再炖煮一段时间,让骨头充分吸收咸味和酱香。
第六步,待汤汁逐渐收浓,呈现出令人垂涎的红亮色泽,酱大骨就炖好了。此时的酱大骨骨肉分离,肉质酥烂,浓郁的酱香味扑鼻而来,绝对是一道镇得住场子的上等菜肴。
虽然制作酱大骨耗时较长,但步骤清晰,操作并不复杂。只要新手朋友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并掌握好火候和调料比例,肯定能在自家厨房轻松复刻出这款美味可口的酱大骨,瞬间提升家庭聚餐或宴客的菜品档次。
酱大骨作为一道美食,不仅具有美味口感,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猪大骨作为主要食材,富含胶原蛋白和各种矿物质,对骨骼发育和关节健康有益。此外,煮熟的骨头富含胶原蛋白,有助于滋润皮肤、延缓衰老。而香料包中的八角、桂皮、香叶和花椒等,不仅能增添菜肴的香气,还具有驱寒、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酱大骨最早起源于北方地区,是那里家庭聚餐和宴请宾客时不可或缺的一道硬菜。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口感,逐渐传播至全国各地。如今,无论是宴请客人还是家庭聚餐,酱大骨都成为一道备受瞩目的佳肴。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对美食的细细品味。酱大骨以其独特的酱香、酥烂脱骨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不仅带给我们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关爱。因此,在闲暇之余,何不尝试一下制作这道美味佳肴,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和亲人准备一份美食的幸福呢?让我们跟随这道酱大骨的制作步骤,享受烹饪的乐趣和美食带来的感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