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严重缺钙正在危害着10亿人民的健康,其中儿童跟老年人首当其冲,受害尤甚。
钙的功能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成年人机体含钙总量超过克,其中99%储存于骨组织中。钙又是人体内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在神经冲动传递、肌肉应激性、维持心动节律、细胞粘着以及血液凝固过程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研究工作的飞速发展,已经揭示出钙在生命过程中的很多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非凡的作用,在很多疑难病症的治疗康复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功效。因此,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钙在人体内如何运转、如何发挥作用,将会不断的更新钙代谢的传统观念,给人类的健康长寿带来福音。
钙的摄入量标准
近些年来,由于对钙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化,发达国家一再提高其国民的钙摄入标准。例如美国有关方面于年提出建议,哺乳期、妊娠期、绝经后的妇女日摄钙量不应低于毫克。中国按照营养卫生学要求成人日摄钙量定为毫克。
钙自稳系统
钙的摄入量不足的最直接后果和指标应该是血钙含量的下降,而低血钙则会出现一系列可怕的病理反应,严重时甚至死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维持血钙的正常含量是维持个体生命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人体是如何在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来维持血钙的正常含量呢?原来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极为高超而极其精确的抗缺钙能力,这就是人体自稳系统。当一个正常个体在缺钙期钙摄入不足,血钙浓度趋于下降时,体内通过一定途径,反射性的增加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后者迅速溶解骨钙,补足血钙,使血钙含量维持正常,使机体整体正常运转而不出现任何异常。这个自动补偿过程在瞬间即告完成。存储着体内99%的骨骼组织就是我们常叫的“骨钙库”。反之,当得到钙的大量补充,血钙也不会“直线上升”,因为高血钙也会置人于死地。这时候,体内调节作用迅速增加降钙素的分泌,将血钙转移到骨库内贮存起来,以备钙荒。
钙与衰老之谜
衰老的机理、衰老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演变程序和物质基础是人类迫切希望认识和解决的难题之一。长寿不衰是全世界数十亿人所梦寐以求的天堂仙境。
著名学者藤田杯男认为:衰老的过程应该是机体各细胞、各器官逐渐地不可逆的,最后全面的丧失功能的过程,我们都知道,细胞内含钙量极低而细胞外含钙量又极高,其钙浓度的跨度达到倍。这个浓度差造成了一种低嫡值的跨膜活性度,细胞的分泌、收缩、兴奋、抑制等以致繁衍功能均取决于此。那么,是否可以换句话说:衰老就是细胞内外钙分布逐渐趋向平衡而造成机体的“缓慢死亡”?另外,在人体中还有一个极大的钙梯度存在于骨骼和循环体液之间。
当机体钙摄入量不足而血钙含量降低时,反射性的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后者使骨组织释放钙盐入血或沉积到软组织中去,这样骨骼和循环体液之间以及与非骨性组织之间的钙梯度就被降低了,这种从骨骼到软组织的“钙迁徙”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衰老的典型特征。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
人老了会出现驼背,弓腰,身材变矮,稍有闪失便发生骨折,这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典型临床表现,骨代谢老化的主要方面。老人又易出现腰背痛,肢体麻木,歇性跋行。到医院检查拍X光片会发现关节肥大,唇样增生变型,局部变白等变化,俗称之为“骨刺”即骨质增生。上述两种情况是机体对缺钙、骨钙库逐渐丢失的代偿努力的不同表现形式。
正常人长期稳定补充足量钙剂不仅不会使血钙上升,相反还会使血钙趋于正常(高血钙降低,低血钙正常)。
高血压病因新说——缺钙
钙与高血压有什么联系?补或者给予钙离子拮抗剂为什么可降低血压?这个问题,一直是医学史上的难解之谜。加拿大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甲状旁腺在缺钙的刺激下可以产生一种叫做“致高血压因子”的多肽物质,约有40%的血压升高与之密切相关,补充钙或者服用钙离子的拮抗剂可以抑制和对抗上述作用,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对名18~74岁的人员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钙浓度比血压正常组的人员低得多。每人每天补钙量大于毫克时,高血压的危险性仅为3%~4%,小于毫克时,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则增加至11%~14%。从这些数据量我们可以说:每人每天摄取钙含量定在~毫克,对于预防缺钙及其相关疾病,延缓衰老,增进健康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