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这词很新,但概念由来已久,甚至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任天堂就做出了一款名为「VirtualBoy」的头戴式VR游戏机。
在那个年代里,这台VirtualBoy当之无愧是很新的东西,形态上与当代VR头显差不多,但画质不可同日而语。
还没戴上,光是看见目镜窗口那泛红的镜片,就让人望而生畏,天生是一副很伤眼睛的样子。
▲
fromGamesBeat
当然,当你戴上,才会被双眼分辨率为x的画面真正伤害到,看着那颗粒分明、50Hz刷新率来回扫描的红色画面,要是你能坚持打完一局游戏,我愿称你为「硬核狠人」。
但很显然,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这种新事物,既贵又残的VirtualBoy无人买账,当年砸下万美元为其推广的任天堂,经此一役对VR设备慎之又慎,VirtualBoy也成为了GameBoy之父横井军平职业生涯中的一大败笔。
VirtualBoy虽然失败了,但人们对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的追求依旧热情,其中最为投入的,当属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年,Facebook出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
年,OculusQuest2上市,1年后销量突破万台;
年,Facebook更名为Meta,宣告转型,全面进军元宇宙。
用当下眼光看待这几个历史节点,我们都还说不准扎克伯格的判断是否正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年他收购Oculus所花的20亿元,绝对只是一笔「小钱」。
因为截至目前,年还未结束,Meta就因扎克伯格押注元宇宙,股价跌去70%,市值蒸发近亿美元。
相比于Meta,国内厂商对于VR的看法则没那么激进:只求不落后太多。
爱奇艺如此,字节跳动也是如此。
VR开始跳动
9月27日,字节跳动旗下PICO品牌发布最新款VR头显产品,把产品迭代至第4代。
苹果的智能手机迭代至iPhone4才开始变得主流,PICO4也有是如此,至少他们有把VR做大做强的决心。
然而掣肘于Meta与高通骁龙签订的芯片首发协议,因此PICO4用的是跟前代相同的骁龙XR2芯片,甚至连XR2+都不是。
但没关系,这块高通三年前专为XR设备推出的移动芯片,到现在依旧能打,在90%的应用场景下,它都是可以完美应付。
然而在我看来,这有利有弊。骁龙XR2成就了MetaQuest2,让后者有了更大的普适度,最终助其达成万台销量里程碑。
但三年过去,现在是它功成身退的时候了,然而它还在这。
这意味着目前在应用层面端,VR圈子并未出现显著革新。
简单地讲,还没有一款杀手级游戏能榨干XR2的性能。
在PICO4上也是如此,它的软件生态依旧算是「能玩,但不多」。
但在字节跳动的「钞能力」下,PICO的内容生态「未来可期」。
最令我惊喜的是,它上架了《红色物质RedMatter》游戏,今年推出的续作也将引进PICO4,还有与三体联合打造的VR影片,本月初还宣布了《仙剑》VR游戏即将上线的消息。
从字节对世界杯的投入规模来看,我们大可相信他们对好内容的投资力度。
总的来讲,字节在内容运营方面常年积累下的优势,在PICO这边也发挥得不错。
不过内容库的积累与完善,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但至少我们还能等。整个赛道在等,消费者也在等。
它在用一种很新的东西
PICO4的硬件账面数据很能打,介于MetaQuest2和QuestPro之间,后者是一台上万元的设备,但PICO还能跟它打个五五开,可见其能耐几何。
首先,PICO4实现了x的双目分辨率,和20.6PPD(角分辨率,这个数字超过30,人眼就基本看不出像素颗粒)。
▲
用它看世界杯,画面清屏幕大
它的光学模组可实现90Hz的最高刷新率,算是当下主流水平。比上不足,但流畅度有所保证。
最令人心动的是,PICO将主机厚度控制在35.8mm,加上面罩也只厚约4厘米,再加上把mAh的电池挪到了头带后方,50:50的重量配比,实现了真正的久戴不累,解放颈椎。
之所以PICO4能把主机厚度控制到4厘米以内,除了将电池后移,更重要的是把整个光学模块都做了个升级:将透镜模组从菲涅尔升为Pancake。
▲
PICO4后部,内置电池
在美食界,Pancake指的是美式松饼。
如果你看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应该会对电影开头里,巨石作为早餐的那一盘涂满蜂蜜的松饼有点印象。
它端上来的形态,就是一摞由面粉烤制而成的松饼。而PICO4采用的Pancake光学模组,其内部结构就像是一摞松饼。
在VR领域,Pancake的中文术语是超短焦透镜。为什么叫超短焦,千言万语不如这一张图直观。
▲
左:菲涅尔右:Pancake
菲涅尔透镜放大整块屏幕,一来厚重,二来会放大像素颗粒,进而导致观感变差。
▲
Quest2上的菲涅尔透镜
菲涅尔透镜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拿过接力棒的是Pancake透镜。
它利用多重结构设计,就像美式松饼一样。因而削薄了单层透镜的厚度,缩短了人眼到屏幕的距离,最终缩减整机厚度。
这也正是PICO4和MetaQuestPro能把机身厚度做薄的基础,另外还需要更加精密的元件排布、电池后移、更合理的结构优化,让VR头显变得可用,让人不至于抗拒。
▲
如果从我后面看,我的头发其实已经被顶部头带别得已经分了叉
当然了,Pancake也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光线需要在多层透镜中进行折射,每次折射,亮度都会减弱一丝,耗损较大。
此外Pancake的边缘畸变也比较明显,在游戏、运动等场景下,头部会有较大的移动幅度,会导致画面边缘呈现严重畸变,游玩时间一长,大概超过30分钟就会出现头晕的情况。
▲
中间的固定头带可拆卸,但游戏和运动时还是建议把头带装上
打个更常见的比喻,这类边缘畸变类似于FPS游戏中把视野范围FOV拉到°那样,视野扩大了,但边缘被明显拉伸的样子,视野移动时,四周画面变化太快,容易产生眩晕感。
我在MetaQuest2上并未遇到这种情况,但PICO4会。
▲
Quest2重,但还是能用来赛博健身的
游戏中,PICO4会通过在移动中增加暗角的方式,缩窄人的视野,减轻不适感,但其他场景中,这种视角畸变会让人打心里避免走动,或许玩到最后,你把它买回家了,最终却沦为一个刷抖音的巨屏设备。
希望PICO后续能通过软件的方式,弱化硬件缺陷所带来的问题。
总的来说,从菲涅尔换成Pancake利大于弊,也是大势所趋,可以称得上是跨时代的革新之举。
在国产VR平台中,PICO4率先迈出了这一步,可嘉的勇气,值得鼓励。
大概在下一代产品中,Pancake透镜就将成熟,如果你还没把VR头显放进购物车里反复比价的话,不妨再观望一下。
PICO·4VR一体机年度重磅旗舰爆款
¥原价¥
软硬件的体验,是VR品牌争夺的下一块领地
PICO4搭载了高精度四目环境追踪和红外光学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对空间和手柄的精准定位,个人感觉水平与MetaQuest2不相上下,但PICO4有一项更厉害的技能:彩色透视。
当我第一次戴上PICO4的时候,就被这彩色透视的精细度所震撼:色彩多,响应快、精度高。
我看惯了MetaQuest2的黑白透视,转向PICO4,那感觉就像从黑白小电视进化到索尼大彩电一样,用过就回不去了。
以至于我现在再戴上MetaQuest2,心情都没那么激动了。
当然,它的精度还远不及AR眼镜(增强现实AdvancedReality)的水平,但隔着头显偶尔看一下AppleWatch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