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钙元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众所周知,钙元素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很多人存在缺钙的问题,于是他们便加入到补钙的行列。
然而,在补钙的问题上,很多人却常常“不得要领”。在很多人看来,所谓的补钙就是服用钙片,殊不知这是一种误区。那么钙元素究竟对人体有哪些好处?当人出现缺钙时,应该如何正确补钙?下面,我将就上述问题一一做出回答。
一、钙元素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钙元素是构成人体中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骨骼的存在,支撑起了整个身躯,使人能够稳定地保持各种姿态;而牙齿作为一种“外露的骨骼”,帮助人嚼碎、研磨各种进入口中的食物,有助于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分解。
研究表明,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因此,钙元素的存在,为人体起到了支撑和保护的重要作用。另外,钙元素还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状态,同镁、磷、钾、钠等离子保持着一定的配比,使机体具备了一定的应激性。
钙元素是细胞代谢的重要角色,可激活多种酶。研究表明,钙离子可激活诸如腺苷酸环化酶、鸟苷酸环化酶等多种酶,保障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是因为细胞内存在一种叫做钙调节蛋白的物质,它可以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从而激活人体中多种酶。
钙元素的存在使人的心脏正常跳动。钙元素维持心跳的机制在于带正电的钙离子,穿过细胞膜后,进入心肌细胞,因细胞内外的钙离子浓度差值较大,形成一定的电位差,使细胞膜开始收缩。
而心肌细胞收缩的过程又将钙离子排出细胞膜外,形成一个相反的电位差,使心肌细胞膜开始舒张,之后心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再次增强,钙离子进入细胞膜内,进入收缩状态。
这样心肌细胞就处于一种“钙离子进入细胞膜-收缩-钙离子被排出细胞膜-舒张-钙离子再次进入细胞膜”的循环,使心肌细胞不断地处于收缩和舒张状态,也就维持了心脏的正常跳动。
钙元素可促进神经递质的分泌。当神经细胞呈兴奋状态时,将产生电冲动,此时细胞外的钙离子将流入该细胞内,刺激该细胞分泌神经递质。被分泌的神经递质和相邻的下一级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分子结合,继而产生新的电冲动。
二、缺钙了不一定非要吃钙片!真正补钙的是这4种食物,别再乱花钱了
药补不如食补。补钙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服用钙片,可以通过摄取某些食物来补充身体需要的钙元素。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补钙食物。
奶制品。市面上常见的奶制品有牛奶、酸奶、奶酪、奶片等奶制品食物,这些都是可以补充钙元素的食物。研究表明,奶制品中不仅含有人体需要的钙元素,还含有维生素D、乳糖、必需氨基酸等,而维生素D则对人体吸收钙元素有很大的帮助。
建议大家每天至少摄入mL牛奶,最多不要超过mL。折合成摄入的钙元素,大约为-mg。而奶酪中的钙元素含量更高,据统计每百克奶酪中含有mg的钙元素。
豆制品。研究表明,以大豆为代表的豆制品富含大量的钙元素,适量摄取豆制品,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在大豆中含有大量的大豆异黄酮,它可以提高人体对钙元素的利用率,减少人体的钙流失。
另外,豆腐中的钙元素含量也十分丰富。据统计,每百克豆腐中含有mg的钙,而每百克的豆腐丝中,则钙含量高达mg。黑豆中也含有大量的钙元素,研究表明,每百克黑豆中大约含有mg的钙元素,同时它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绿叶蔬菜。因蔬菜中含有草酸这一物质,草酸会抑制人体对钙的吸收,致使很多人误以为植物来源的钙元素吸收率偏低。殊不知这是一种误区,并非所有的蔬菜中草酸含量都很高。
而草酸为水溶性物质,如有需要可对绿叶蔬菜进行焯煮,这样可去除绝大部分草酸,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
海产品。研究表明,虾皮和海带中的钙元素含量最为丰富,其中每百克海带的钙含量为mg。另外多食用海带可以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它所含有的藻胶酸和海带氨酸可降低胆固醇,
另外,虾皮因口感不好、吸收率低常常不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