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晶硅双反落锤业内无惊喜仅剩6企业开工 [复制链接]

1#

多晶硅双反落锤业内无惊喜 仅剩6企业开工


商务部7月18日公布了对美国、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反倾销初裁公告,相关美韩企业将被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核心提示: 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些早已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并不敢贸然复产,而一些上市企业出于业绩的压力,正在选择剥离和退出这个行业,我国多晶硅产业已命悬一线。


立案调查一年,初裁三次延后,中国对美韩多晶硅 双反 的重锤终于落下。


7月18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8号公告,决定自24日起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不过,对这一姗姗来迟初裁结果,业内人士并无惊喜。


对多晶硅企业来讲,对其影响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韩国OCI只被征收2.4%的反倾销税,利好有限;而从立案调查到初裁结果公布的一年时间里,行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长时间的停产,目前具备开工条件的多晶硅企业仅剩下6家。


由于此次 双反 并未涉及到欧盟,加上目前正是中国和欧盟就光伏产品进行谈判的关键时期。有分析认为,多晶硅产业已经成为谈判的筹码。


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些早已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并不敢贸然复产,而一些上市企业出于业绩的压力,正在选择剥离和退出这个行业,我国多晶硅产业已命悬一线。


利好有限成博弈筹码


7月18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8号公告,决定自24日起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48.7%。


但对这一结果,无论是多晶硅企业还是组件企业都未表现出欣喜之情。


在公告中,美国企业所征税率普遍高于韩国企业。其中,美国企业MEMC和Hemlock被征收53.7%的反倾销税;韩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OCI株式会社只被征收2.4%的反倾销税。


在一位大型多晶硅企业高层人士看来,韩国OCI对中国出口的多晶硅占据国内市场的份额高达30%,应属于重点的制裁对象,征收更高税率。


2.4%税率对其根本没有影响,倾销还会继续。 他对21世纪表示。


据悉,2013年月我国多晶硅进口均价为18.33美元/千克,较2012年全年多晶硅进口均价下滑27.7%。但国产多晶硅生产成本仍普遍维持在20美元/千克以上。


除了韩国企业税率过低外,多晶硅企业还对此次 双反 初裁并未涉及到欧盟企业颇有微辞。


根据21世纪从海关获得的数据统计,今年月,我国进口多晶硅量累计达3.4吨,其中从韩国进口8150吨,从德国进口1万吨,从美国进口1.15万吨。


依此来看,对欧盟尤其是德国的多晶硅双反至关重要。虽然,对欧盟多晶硅的双反调查迟于美韩,但延迟的初裁仍被被看成是目前中欧 双反 谈判的一个筹码。


据了解,6月4日,欧盟初裁决定对华光伏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而如若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税率将升至47.6%。


还有10几天,谈判的时间窗口即将关闭,业内人士担心,为达成协议,对欧盟的多晶硅 双反 将会无疾而终。


毕竟多晶硅只有几个亿美元的贸易量,而其他光伏产品贸易额则超过百亿美元。 一位光伏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此前,已有德国媒体援引德国经济部一位发言人的表述称,中德双方已经达成承诺,中方将不对欧盟多晶硅征收反倾销税。


而对下游的组件生产商而言,多晶硅 双反 必然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在美国、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 双反 的背景下,这势必加大运营难度。


多晶硅产业命悬一线


不确定的政策,让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命运摇摆不定。


一些早已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并不敢贸然复产,而一些上市企业出于业绩的压力,正在选择剥离和退出这个行业,我国多晶硅产业已命悬一线。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2.8万吨,同比下滑23.6%。其中,保利协鑫下属的江苏中能一家产量就超2.2万吨。


在目前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少数几家企业勉强维持开工,其余企业均已关闭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不足三成。


长期停产的多晶硅企业,生产系统容易锈蚀,恢复生产的技术和资金难度大大增加,生产系统甚至有报废的危险。行业内有的企业已经停产两年以上,目前仅有四家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尚在低负荷维持生产,但是都已连续一年以上的大额亏损经营,这种情况难以持续。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在一份研报中如此表述。


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赛维的多晶硅项目重新投产运转需要资金20亿元。而由于初裁政策几度延迟,也打乱了国内企业复产的计划。


先前多晶硅双反预计于4月成行,部分多晶硅企业原定于4~5月复产,后因双反时间表推迟而取消或延后开工计划。预计目前已经停产1年以上的企业,复产的难度很大,并有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硅业分会一位负责人士表示。


据悉,特变电工(8.62,0.07,0.82%)新建成的1.2万吨的多晶硅项目,今年几度想复产但都未成行。乐山电力(7.67,0.05,0.66%)和南玻A(8.37,0.06,0.72%)旗下的多晶硅项目仍在技改,何时复产仍未确定。


由于行业巨亏,银行对光伏企业的新增信贷几乎停滞。天威保变(5.66,0.11,1.98%)和岷江水电(4.46,0.02,0.45%)因为旗下的多晶硅合资公司贷款逾期,正被贷款银行催债。


在政策不明、复产无望的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深受多晶硅所累,迫于业绩压力正在选择剥离和退出这个行业。


航天机电(7.33,0.03,0.41%)早在今年1月就已把多晶硅项目剥离;江苏阳光(2.26,0.02,0.89%)在巨亏15亿之后已宣布退出多晶硅产业;川投能源(10.47,0.27,2.65%)一直想把目前公司盈利能力不强的光伏资产置换或者剥离给控股股东;鄂尔多斯(6.33,0.09,1.44%)投资近30亿的多晶硅项目也已停摆。


一旦这四家企业支撑不住,我国多晶硅行业将不保,以多晶硅为原料的光伏产业将被国外资本牢牢控制。 上述协会人士表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