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新湖南客户端11月21日讯(记者段涵敏)72岁的高阿姨,平时身体看上去挺硬朗,也没有生过大病。一天早上送孙子上学的路上,走得急了些,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医院被诊断为“骨质疏松髋骨骨折”,术后没多久竟因并发症离世。家人对此非常不理解,“老人只不过是骨折,怎么会因此丢了性命呢?”
“临床上类似的病例并不少见。看似是一个骨折,却不知其背后的‘始作俑者’是骨质疏松症。”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副所长、医院内分泌科谢忠建教授告诉记者,在医学上有句行话,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常常是人一生中最后一次骨折,也就是说那次骨折离你生命终结不远了,那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很多人认为,得了骨质疏松症算不上要命的大病,其实它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谢忠建教授介绍,骨质疏松性骨折很可能导致“一摔不起”。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所总结的资料,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骨折是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尤其需要警惕。
谢忠建教授介绍,一般人的骨质在30-35岁时达到了顶点。超过35岁后,骨骼里的破骨细胞(让骨质丢失)大于成骨细胞(让骨质生长)时,骨量丢失加速,骨质会逐渐减少。一旦骨质严重流失,骨骼的内部结构将变得脆弱,骨头的质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导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
骨质疏松症在50岁左右绝经后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有研究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超过四成女性“骨脆脆”,三分之一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专家解释,这是因为绝经前的女性雌激素对女性骨骼起到很重要的保护作用,绝经后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明显下降,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致使骨量不断流失。
因为人体的骨量在流失过程相当隐匿,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也没有预警信号,容易被忽视。只有当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病人偶然跌倒,出现脊椎、髋部或腕部骨折时去看医生才得以诊断。因此,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隐形杀手”。
专家建议,女性到了50岁以后,应做一次骨密度检测,了解一下自己的骨质情况。如果骨量正常,就可以坚持原来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发现有骨质疏松的迹象,就要注意日常饮食、生活方式调整,定期检查,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说起治疗骨质疏松症,很多人都认为补钙就行。对此,谢忠建教授指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骨组织的代谢失衡造成的,而不是因为缺钙所致。因此,治疗骨质疏松症光靠补钙显然是不行的,还必须与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联合使用。”
目前临床骨质疏松症治疗主要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使用促成骨细胞活性的药剂,作用是帮助患者“长新骨”。通常适用于骨量已经较为低下的患者,或具有骨折高发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节流”是使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剂,用于抗破骨细胞,减缓骨质的流失,帮助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
[责编:李慧]